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 第362章 372武道即真我,太山即天命

第362章 372武道即真我,太山即天命(2/2)

目录

心中的想法自然不能直接宣之于口,李存孝换了个说法,而一旁的御龙直听了,脸上纷纷流露出钦佩敬仰之色。

将军就是将军!在华阴县的时候是这样,去了偏远的西南群山是这样,如今回到前线还是这样。

功名利禄不争不抢,心中时刻装着大局和万民,这才叫胸怀,这才叫气度!

“什么晋王秦王,比起咱们家大王差远了!”

“谁说不是呢?唉,上位就是太过仁厚了,要是咱们大王能当皇帝.”

“嘘!小声点,李司马上次就强调了,不许在人前说这话。”

“哎呀,李司马是大王的弟弟,有些话他怎么好明说呢?上头的意思,你得反过来理解。”

“你是说”

御龙直们窸窸窣窣,小心地交头接耳。

李存孝此时却无心关注这些,他借口查看舆图独自进入马车,心神一动,一朵赤红的莲花便从其体内飘出。

莲花中央,则是盘坐在法幢之下宝相庄严的龙尊王佛法相。

他微微点头,莲花中容貌与他一般无二的龙尊王佛也点头致意,随即一闪之下,消失在原地,赫然是运起了空轮绝技,大龙神足。

五大中,空大之性,不障无碍,乃虚空之法性,恰如大龙,三界无碍,飞天遁地,无所不至。

虚空中连连闪烁,在御龙直未曾注意之中,分身转眼已经遁出数里,朝着青州而去。

李存孝的确不打算领军前往青州,但眼看李翼圣和朱全忠将有一战,辽国耶律亿也早就虎视眈眈。

大宗师之战,不夸张地说会决定接下来的天下大势,不能不关注。

反正龙尊王佛分身出去后,他也还有救苦天尊法相和灵宝,根本不怕同级高手。

探听消息和攻城拔寨,两不耽误。

处理好这些,李存孝才从马车中出来。

周围御龙直的目光,顿时齐刷刷望过去,其中似乎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他倒也不以为怪,毕竟《玄天黄龙道兵》和龙珠丹药双管齐下,潜移默化中,龙子们对他这个祖龙只会越来越忠诚。

与其说这是一种洗脑,不如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李存孝的境界,只要把这功法和丹药稍作更改,把对象从士兵换成女人,那就能得到一群绝对忠贞的后宫。

只不过他对此并无兴趣,有叶淑仪这么一个贤内助,无论情感还是功利的角度,都已经足够了。

某种意义上,他也算是一种“魅魔”了。

“就近寻找城镇,安营扎寨。待后军到达,再出兵沂州。”

“是!大王,这些俘虏呢?”

李存孝看去,只见那些梁军牙兵个个瑟瑟发抖,闻言都流露出一种哀求的神色。

但他一想到那些染血的首饰,对这些人便生不出一点怜悯。

“就这么杀了,太便宜他们。老规矩,废去修为,不给饮食。”

“如今到处田地抛荒,留着他们,正好给百姓当牲口。”

“得令!”

兖州,龚丘,秦王大营。

隔着泗水,能够看到河对岸同样是旌旗连绵。

“杨”字大旗下,银枪长戟如林,映射一片银光,正是杨师厚赖以成名的银枪效节都。

李思远注视良久,忽然开口:

“银枪太师的确是治军之才,思昭,你说此人能否为我所用?”

二太保李思昭闻言摇了摇头,“大哥莫要为难我了。”

“杨师厚乃是宗师高手,他心中如何想,我怎么猜得到?”

“不必猜,我那日与他交手便知道,杨师厚心中已经有退意。”

李思远语气笃定,嘴角带着微不可察的笑意。

到了元胎宗师的层次,三宝合一,已经无所谓炼体练气还是炼神。

宗师的修行说得简单些,就是不断强化“我”,以此来撬动大天地。

也正因此,宗师与人打交道还能说谎,但与人交手时流露出的“我”却不会说谎。

因为只有纯粹的“真我”,才能最大限度交通天地。

这不是说宗师交手的时候,记忆就像一块屏幕一样任人浏览,而是彼此交锋时,精神意志所有一切,相互碰撞,本心便无从掩藏。

所以宗师们的绝学,往往也是人生的浓缩,代表着他们心底最深层次的渴望。

李思远几日前和杨师厚交手,便察觉到了自己的机会。

“苌从简和会善寺两位法师,只忠于父王。”

“如今我只要得一宗师为臂助,便可以超过老三”

李思昭没有纠正对方于李翼圣的称谓,但听到后半句,却不得不提醒道:

“大哥不要忘了,如今除了李存旭,还有一个宋王李存孝。”

李思远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良久,叹了一口气。

“不及而立之年的宗师.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李思昭只好反过来安慰道:

“大哥无需自责,李存孝天资可比大秦之太宗皇帝,此人岂会甘居人下?”

“就算当初没有和康君立的那些龃龉,李存孝也不是那么好拉拢的。”

“我只是看不懂,陛下封出三个王位来,到底想干什么?”

“人只要坐上那张椅子,就会患上疑心病,异论相搅罢了。”

李思远把目光投向北方,隐约可见一片高耸群峰。

那里是太山所在,历代帝王封禅之所。

太即是大,太山乃大秦最高之峰,号称上接九重天,唯有帝王天子,才有资格祭祀封禅,以示奉承天命正统。

不过如今,一山之隔的齐州为辽国占据,国师萨迦此时说不定就在攻打东边的淄州。

只有拥有共同敌人的时候,盟友的关系才会牢不可破。

伴随梁国穷途末路,大秦和大辽这对兄弟之间摩擦便逐渐多了起来。

不用猜都知道,等朱全忠一死,接下来南北之间必然有一战。

以李翼圣的性格,是绝不会容许河北四镇这样的天然屏障落入辽国之手。

而耶律亿若是能趁机夺走朱全忠手中的后天袋,那他才真正能在北方站稳脚跟。

是以如今双方反而保持克制,不会轻易交兵,以免破坏了这脆弱的平衡。

李翼圣登基四年多,都因为这个原因,不曾去太山封禅;

耶律亿怕是也不愿意刺激这位表面兄弟,所以除了称帝,也没有其他举动。

不过话说回来,自从安史乱国之后,两河节度使割据,地方混乱,继任的十几位皇帝,都不曾来太山封禅了。

李思远想到此处,心中便有一股火焰熊熊燃烧,总有一天,他也要.

“嗯?!!”

李思昭看见老大面色突变,下意识就去抓腰间佩刀,然而随即,他也注意到远处的异象,脸色同样大变。

视线越过太山,哪怕隔着数百里,也能清楚看到。

在齐州的方向,有一道血红光柱,冲天而起!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