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铜灯不灭(1/2)
清晨六点,老宅厨房里,那股子混合着米香和一点点柴火味的粥香,就像无形的手,轻轻拨开了沉睡的空气。
徐墨辰,这个曾经把“纨绔”两个字刻进骨子里的男人,此刻却系着一条旧围裙,那围裙边儿都有些磨毛了,他手上沾着些许水汽,正慢悠悠地搅动着砂锅里的白粥。
窗外天色刚亮,那种灰蒙蒙带着点橘红色的光线,一点点地撕开夜的残余,小心翼翼地,仿佛生怕吵醒了谁的美梦。
厨房里很安静,只有粥水咕嘟咕嘟的细微声响,还有徐墨辰那深邃的眼眸里,偶尔闪过的一丝,说不清是温柔还是疲惫的光。
他啊,现在的生活,少了刀光剑影,多了柴米油盐,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归宿,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踏实。
白粥熬得恰到好处,米粒开花,绵软清甜。
徐墨辰盛了一碗,热气腾腾地,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客厅中央那盏彻夜未熄的铜灯旁。
那盏灯,古朴的造型,散发着一种昏黄的光,就像是黑夜里最后一颗不愿坠落的星辰。
它孤独地亮了一整夜,仿佛一个沉默的守望者,我觉得它一定很累了,但又不得不坚持着,为了那个“万一”。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楼上传来,很轻,是那种赤脚踩在地板上的声音,带着一点点慵懒,又有点说不出的柔软。
叶雨馨,乌黑的长发有些凌乱地披散着,身上松松垮垮地裹着一件丝质睡袍,她赤着脚,就这么一步步地走过来,就像清晨降临的露珠,带着清冽又湿润的气息。
她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清澈,只是比以前多了一丝丝,嗯,怎么说呢,像是被晨曦浸润过的温柔。
她走到铜灯边,那纤细的手指轻轻地,带着一丝好奇,又带着一点点怜惜地抚上冰凉的铜灯罩,灯光在她指尖跳跃,映衬得她的侧脸更加柔和。
“你每天都留着它一晚,是怕有人找不到回家的路吗?”她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但又像是含着蜜糖,甜得人心头一软。
这问题问得真好,像她这样的女人,总能从最细微的地方,看到最深刻的温柔。
徐墨辰放下手中的勺子,那双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碗边,抬头看向她,眼底的笑意像潮水般涌出来,一点点地漫过眼底。
“嗯,”他点了点头,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有些人啊,还没学会好好说晚安呢。总得有人先亮着,不然,万一有人半夜迷路了,找不到方向,那多孤单?”他这话,说的哪里是迷路的人,分明是在说那些心里还有伤,还在黑暗里摸索的人。
我觉得他就是这样,嘴上不说,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那些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需要光亮”的人。
就在这宁静的、带着点哲学味道的对话中,一声突兀的电话铃声,像一根细细的针,瞬间扎破了这片温馨。
两人几乎同时皱了皱眉,那种默契,真是叫人羡慕,好像一根无形的线,把他们俩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屏幕上赫然显示着“空号”。
这年头,空号电话多半不是什么好事儿,要么是骚扰,要么……就是有故事。
徐墨辰修长的手指轻轻一按,接通了电话,然而,听筒里只有短暂的三秒钟的电流声,滋啦滋啦的,像微弱的电火花在跳动,然后,就戛然而止了。
不是恶作剧,也不是打错了。
这种短暂而空洞的信号,对他俩来说,意义非凡。
两人对视一眼,眼神里没有惊慌,没有疑问,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了然。
他们没有多说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是他们之间,不,应该说是他们和那个隐藏在暗处的王沉舟之间,约定好的“平安信号”。
一个简单的空号,三秒电流,意味着“我还在,我平安”,也意味着,那条加密线路,那条连接着他们与外界微妙联系的纽带,依旧,稳稳地,运行着。
这种看似退隐的平静,底下却始终藏着一条暗流,我觉得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生活,永远无法彻底切断与过去的联系,也无法完全放下肩上的责任。
毕竟,有些事,一旦沾上,就注定一生。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边,城南社区中心里,林晚秋的声音,像一股清泉,温柔却坚定地流淌着。
她正在主持一场公益朗读会,对象是一群失语儿童,他们的眼睛里,有的渴望,有的迷茫,但更多的是那种对声音的纯粹向往。
林晚秋穿着一件素雅的长裙,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正耐心地教导孩子们,如何用最简单的音节,甚至是用身体的语言,去表达他们内心的情绪。
她曾是地下广播员,声音是她的武器,如今,声音成了她的桥梁,这才是她最美的时候,用生命影响生命。
角落里,陈默,那个寡言的退役通讯兵,蹲在地上,眉头微微蹙着,他那双常年与精密仪器打交道的眼睛,此刻正专注地检查着音响设备。
他啊,总是这样,不声不响,却把一切都做得妥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