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天价利润(2/2)
会议结束时,扭约的天际线刚泛起鱼肚白。王磊把便利贴全部扯下来,按行业分类塞进文件夹:媒体、军工、科技、能源。最厚的那叠是科技类,谷哥、亚码逊、高同的名字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标注着“目标持股比例”“资金池额度”“风险预案”。
“先拿《华盛钝邮报》开刀。”他对着团队成员扬了扬文件夹,“这家的家族股东急着套现救其他产业,咱们用‘溢价+保密协议’拿下,打响第一枪。”
天权投资的律师团队当天就住进了华盛钝的丽思卡尔顿酒店。谈判桌上,《华盛钝邮报》的家族代表握着钢笔的手不停颤抖——北斗开出的价格比市价高18%,但要求“股权交割后三个月内不得披露买方身份”。
“为什么要保密?”对方的律师突然拍桌,“你们是不是想操控舆论?”
王磊靠在椅背上,慢悠悠地转着钢笔:“我们是商人,不是政客。高溢价买股份,只为了财务回报。”他推过去一份补充协议,“如果你们担心,我们可以加条款——五年内不参与采编决策,怎么样?”
这招“欲擒故纵”起了作用。家族股东需要现金缓解其他产业的危机,律师团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三天后,股权交割完成,北斗悄悄成了《华盛钝邮报》的第二大股东。直到一周后,《扭约时报》曝出消息,整个米国传媒界都炸了——没人想到,这家象征米国话语权的报纸,会被一家华夏公司悄悄“拿下”。
几乎同时,李建国的军工收购组在达拉丝碰了钉子。雷慎的CFO在谈判桌上笑容可掬,转身就把北斗的收购意向捅给了五角大楼。第二天,国防部就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雷慎启动“毒丸计划”——只要北斗的持股比例超过15%,就增发新股稀释股份。
“老东西玩阴的。”李建国在加密电话里骂了句脏话,他看着屏幕上雷慎的股价因“毒丸计划”上涨了3%,指尖在桌子上敲得飞快,“让可莱尔集团出面,就说他们想接盘雷慎的优先股。”
可莱尔集团是米国军工复合体的“影子银行”,背后站着前总统卡忑、国务卿基新格。当他们的代表出现在雷慎董事会时,CFO的脸色瞬间白了——可莱尔的能量比北斗大得多,真要抢筹,他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告诉可莱尔,我们愿意让渡5%的普通股,换他们说服雷慎取消毒丸计划。”李建国对着对讲机下令,“但要附加条件——我们要派技术顾问入驻雷慎的民用雷达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