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民望(1/2)
说到底,真正反对黛玉等人参加科举的,放到整个大夏朝来看,也不过是一小撮人罢了。
但偏偏就是这一小撮人,是已经得到了权势地位的既得利益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少不得要严防死守,提前把一切有可能的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
至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只求自家能够吃饱穿暖就好,哪里管得了这许多上层的博弈?
科举考试、朝堂之争更是离他们有十万八千里的事情,特别是参加科举的黛玉等人全都是公侯或官宦人家的女儿,他们有几个胆子敢去随便指指点点?
更何况人家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有太上皇特旨恩许的,太上皇他老人家有可能出错吗?
那必然不可能!
所以就算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从中挑唆,或者有一些读书读傻了的酸儒暗地里唠唠叨叨,说一些牝鸡司晨之类的牢骚怪话,普罗大众也只当听一个乐子,并不放在心上。
倒是有不少女子,不管身份地位如何,随着黛玉等人的名气越来越大,心里倒是暗戳戳的希望她们能够继续高中,若是最后真能金榜题名,那才是一件大好事呢。
虽然彼此不相识,身份地位也是天壤之别,但就是觉得若是这一群女子能够成事,自己同样身为女子也与有荣焉。
当然,其中也不乏同样熟读四书五经、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心中暗暗的存了点指望,若是今后女子科举能够成为常例,她们或许也有机会去金銮殿上走一遭。
当然,黛玉等人的影响力,目前也就仅限于京城周边的府县。
在车马交通、联系方式不发达的红楼世界,许多消息只能在中上层人士之中传递,至于底层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是被局限在自家的那一亩三分地里,能知道本地发生的大小事件就已经了不得了。
而太上皇恩许数名女子参加科举考试这件事,对于诸多的士大夫和读书人来说,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他们自然不会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通过书信联络的方式广而告之、昭示天下,反而恨不得能够将事情掩盖下来才好,免得挑唆起更多的女子不安于室。
所以距离京城越远的地区,民间对于女子科举的反应就越发的平淡,或者说,大部分人压根就不知道有这么一出,自然也就无法发表观点和意见。
当然,上层的勋贵官吏、世家大族,早就通过各自的渠道得知了这些消息,但这些人是自然而然的持反对意见的,也不用多说。
总而言之,如今在京城一带,黛玉和那十几名通过了院试的贵女,名望可以说是大大的上涨。
特别是连续取得了小三元的黛玉,更是几乎到了无人不晓的地步。
而且她在底层民众中的口碑也相当的好,毕竟这几年每逢有什么天灾人祸,黛玉都会及时出手赈灾,早就为自己积累了一定的名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