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699章 分道扬帆辞江渚,倾谈尽诉故交情

第699章 分道扬帆辞江渚,倾谈尽诉故交情(2/2)

目录

“我是担心库尔缠……阿敏等人被送去明廷,暂时应该不会有性命之忧,明廷多半会拿他们当做议和的筹码,或是用来跟皇太极交换什么。”

“可库尔缠只是一个文臣,皇太极不会在意他的性命,明廷若泄愤,没准会把他千刀万剐。”

李国助挑眉,有些不解:“你跟他非亲非故,担心他做什么?”

“他与我可算得上是生死之交!”

刘兴祚握紧酒壶,语气恳切,

“在金国贵族中,他是少有的文武全才,自幼育于宫禁却无骄奢之气,为人忠肝义胆,对老奴屠戮辽民的行径一直看不惯,常私下感叹辽民何辜,遭此涂炭。”

“要说金国贵族人人该死,库尔缠绝不在其中。”

“那你昨天为何不向毛帅开口求情?”

李国助愈发好奇,

“袁大人当时也在场,有他帮你说项,毛帅肯定会答应放过库尔缠的。”

“我不想让太多人知道,我竟同情一个建奴。”

刘兴祚苦笑一声,

“所以昨天你们在时我没敢开口,一直等你们走了以后,才私下跟袁大人提了这事。”

“袁大人怜我一片赤诚,便带我去找毛帅为库尔缠求情。”

“毛帅也是性情中人,听明缘由后便答应了,说报功时不会在奏疏里写库尔缠的名字。”

“他若肯投诚最好,反正东江镇也有不少投诚的女真人;”

“他若不肯,便软禁在岛上,总比被明廷活剐了强。”

“那你还担心什么?”

李国助闻言释然一笑,

“毛帅既然都这么说了,就肯定不会出尔反尔。”

“他虽然有些桀骜不驯,却也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绝不会背信弃义。”

库尔缠是跟阿敏、纳穆泰一起走德川路时,被毛文龙在首阳山擒获的。

他出身钮祜禄氏,满洲镶红旗人,努尔哈赤的外孙,自幼颖悟好学,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天命元年便入文馆参与机密事务,是后金开国初期难得的栋梁之才。

他的政治军事生涯堪称亮眼,尤其在天聪元年随阿敏入侵朝鲜一役中,展现出惊人胆略。

返程途中,后金军队遭朝鲜军追击,库尔缠仅率10骑殿后,不仅亲手斩杀3名朝鲜士兵,疾驰六十里摆脱追兵,还设下埋伏击败300名追兵,阵斩朝鲜将领4人、士兵五十余人,缴获战马百匹,以少胜多的战绩一时传为佳话。

而他的外交才能在此次征朝之战中同样大放异彩。

作为后金的谈判使者,他前往江华岛面见朝鲜王李倧,凭借犀利的言辞与周全的谋划,成功说服李倧投降,为后金顺利结束此次入侵立下关键功劳。

此外,他还曾两度出使蒙古,与喀尔喀、科尔沁等部会盟,巩固后金与蒙古的联盟,是后金外交舞台上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在文化领域,他对后金更是功勋卓着。

作为满文创制的核心参与者,他与达海并称“巴克什”,共同改进努尔哈赤时期的无圈点满文,奠定满族文字的基础;

同时,他还是后金首位官方史官,天聪三年皇太极设立文馆后,他负责“记注时政,备国史”,主持编纂《满文老档》,为研究清初历史留下了最珍贵的原始史料。

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他与刘兴祚的交情更是流传后世,成为一段乱世佳话。

他深知刘兴祚并非真心归顺后金,却始终对其重情重义,曾以百口担保刘兴祚的忠诚,为其化解了多次猜忌危机。

刘兴祚设计诈死叛逃明朝时,库尔缠误以为好友真的离世,悲痛万分,不仅向皇太极上书请求为刘兴祚赐袭世职,还亲自为其营葬;

后来刘兴祚在明金交战中战死,库尔缠又冒着违抗皇命的风险,偷偷收殓好友的遗骸安葬。

这份跨越阵营的忠义,最终被皇太极视为“庇护叛将”,成为罗织他罪名的关键,导致他在天聪七年含冤而死,直到乾隆年间才获谥“文介”,沉冤得以昭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