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五路分兵赴妙香,雪夜行军藏踪迹(2/2)
“清川江上游冰面厚度足有尺许,冰层紧实,用雪橇运载野战炮不但比炮车快,而且稳当;”
“连接熙川堡与剑山关的驿道支线,是早年朝鲜修整过的,路面相对平坦,可以用挽马拖拽炮车行驶。”
他手指顺着舆图上的剑山关隘口滑动,继续补充,
“剑山关那处隘口,当年朝鲜为通驿道特意拓宽过,宽约三丈,野战炮可以畅行无阻。”
“而且中路安排两千骑兵与骑炮营同行,还能保护骑炮营。”
“熙川堡南边还有朝鲜的官仓,可以补充粮草,补给绝不会拖了炮兵的后腿。”
“至于其他四条路线,”
黄昭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严谨,
“东路龙川堡溪谷太窄,西路珈山隘没修整过,北路狼林湖虽平坦但后续山路陡,南路博川堡附近有建奴哨卡,要么容不下野战炮通行,要么容易出险情,都不适合骑炮营走。”
林福俯身细看舆图,又询问了冰面承重与隘口宽度的细节,最终点头认可:
“若中路确如黄兄所言,那炮兵随中路主力进发,最为稳妥。”
“便依黄大人之策,分五路行军!”
袁可立见两人达成共识,当即拍板,
“中路主力骑兵两千加骑炮营一千共三千人,由我和林福率领,保障30门野战炮和30门迫击炮的运输;”
“东路左翼由虞明珠率领,西路右翼归李德调度,北路奇兵交李俊臣统领,南路疑兵由黄昭指挥,务必隐蔽行军,十日后会师于妙香山北麓球场驿东溪谷!”
“遵命!”五人齐声应道,各自领命而去。
当日酉时,狼林山深处响起三声低沉的梆子声,五路大军如五道银线,先后从密营出发。
中路主力作为核心,率先踏上清川江冰面,刚行出不足三里,天公便送来助力。
铅灰色的天空中忽然飘起鹅毛大雪,雪花密集如絮,落在士兵的白披风上转瞬便融成水痕,又很快被新雪覆盖;
落在冰面上,更是将刚留下的雪橇辙印、马蹄印迅速覆盖,不过半柱香功夫,身后的行军痕迹便已消失在茫茫雪幕中。
“天助我也!”
袁可立勒住马缰,望着漫天飞雪轻笑,
“有这大雪掩盖踪迹,倒省了扫雪除痕的功夫,行军速度能再快一成!”
士兵们也暗自松了口气,原本需专人用树枝扫帚清理的辙印,此刻全由大雪代劳;
四匹挽马用雪橇拖拽着野战炮,如飞一般滑过积雪覆盖的冰面。
夜间行军的队伍因大雪更显寂静,唯有雪橇划过积雪冰面的“簌簌”声,在空旷的河谷中格外清晰。
大军借着雪光辨路,速度比原计划快了不少,原本预计次日午时抵达的天然溶洞密营,竟在卯初便已望见。
此时距天亮还有一个时辰,正好借着溶洞隐蔽休整。
溶洞入口被松枝与积雪巧妙遮掩,仅容两人并行进入。
士兵们鱼贯而入后,先将野战炮雪橇停靠在溶洞深处的干燥区域,再用枯树枝与积雪将入口进一步封堵。
洞外的雪仍在下,将清川江与两岸的山林裹成一片纯白,而溶洞内的暖意与寂静,正为中路军积蓄着力量,待入夜后便再次踏上向妙香山的行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