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重入长安界口占》(2/2)
高颎也道:“太尊,此情此景,若无佳句,岂不辜负?”
刘延之看着两人殷切的目光,又望了望远处那承载了他无数青春记忆与抱负的巍巍长安,心中确实被勾起了万千思绪。他沉吟片刻,终于笑道:“罢了罢了,难得你们两个‘才子’一同向我这老朽求诗,老夫也不好太过吝啬了。”
他下令车队暂停于这视野开阔的山涧之处。自己则负手而立,远眺长安,任由山风吹动他的衣袍鬓发,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二十年的光阴,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周遭的人都安静下来,连最闹腾的梁大海也屏住了呼吸。
片刻之后,刘延之缓缓转过身,面向众人,双手微扬,如同拥抱这片山河与岁月,朗声吟诵道:
《重入长安界口占》
长万山前驿路斜, 重来故国鬓已华。
云埋帝阙千重雉, 风动秦川万里沙。
廿载蓬飘身似梗, 一宵灯暖梦还家。
京尘不改青袍色, 独向残阳数暮鸦。
(诗意:在长万山前曲折的驿路上,我重新回到故国都城,却已是两鬓斑白。云雾缭绕着皇城如雉堞般的重重宫阙,秋风吹拂着广袤秦川上的尘沙。二十年来我如飞蓬断梗般漂泊,只有在梦中才偶尔回到温暖的家。京城的风尘似乎并未改变我这青袍小官的本色,只能独自面对着残阳,细数那归巢的暮鸦。)
诗句苍劲沉郁,既有对长安宏伟的描绘,又充满了个人身世漂泊、年华老去、抱负未展的复杂感慨,格律严谨,意境深远,确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张经纬虽然对古诗文鉴赏水平有限,但也能感受到诗中那份深沉的情感与磅礴的气势,立刻大声喝彩,由衷赞道:“好诗!真是好诗啊!老师此作,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高颎亦是眼中异彩连连,深深一揖:“太尊此诗,沉郁顿挫,有杜工部遗风。格调高远,情真意切。学生能于此地、此时得闻,真是三生有幸!”
刘延之看着他们二人,尤其是张经纬那夸张的赞美,不由笑骂了一句:“你们两个,真是巧嘴滑舌!罢了,继续赶路吧,莫要误了进城投宿的时辰。”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能得到弟子和一位解元的真心赞赏,他眉宇间的皱纹似乎也舒展了许多。车队再次启程,向着那座天下中枢、巍巍长安,缓缓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