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平民安置(1/2)
龙脊洞天外围的临时聚居地,炊烟在晨光中袅袅升起。张峰踩着未干的露水走在石板路上,脚下的青石板是从废墟里翻出来的旧料,被工匠重新打磨过,边缘还留着战争时的弹痕。聚居地的房屋沿着山势错落分布,屋顶覆盖着深绿色的灵枢瓦——这种瓦片能吸收地脉能量,在夜晚发出柔和的光,既节能又能驱赶野兽。
“张队长,快来看看!”村长老王头举着个竹编的簸箕,里面装着刚收获的灵枢稻,米粒泛着淡淡的金光,“这新品种真不赖,三个月就成熟了,比以前的水稻多收两成!林徽医生留下的种子,果然是好东西!”
张峰接过一粒稻谷,放在指尖捻了捻。灵枢稻是林徽生前培育的杂交品种,用地球稻种与星盟带来的能量植物花粉杂交而成,不仅生长周期短,还能吸收土壤中的微量暗物质残留,最适合在战争废墟上种植。他想起林徽在笔记里写的:“守护不只是挡住敌人,还要让土地重新长出希望。”
“仓库还够装吗?”张峰问道。聚居地的粮食储备仓库是用废弃的能量舱改造的,原本能容纳半年的口粮,可最近周边村庄迁来的人越来越多,仓库已经堆到了屋顶。
老王头的笑容淡了些:“够呛。昨天秦岭那边又迁来三十多口人,都是山脚下的村民,他们的村子在暗核王自爆时被冲击波毁了。现在只能把多余的粮食堆在祠堂里,用防水布盖着。”
张峰皱起眉。平民安置的难题比想象中更复杂,除了住房和粮食,医疗、教育、就业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跟着老王头走进祠堂,果然看到角落里堆着小山似的粮袋,几个孩子正围着粮袋玩耍,他们的衣服上还沾着未洗净的泥点,显然是刚到不久。
“李婶,这些孩子都上学了吗?”张峰问向正在给孩子分窝头的妇人。李婶是聚居地的临时教师,以前在镇上的小学教书,战争爆发后跟着村民一起逃难到这里。
“上了上了,”李婶擦了擦围裙上的面粉,指着祠堂后墙,“我们把那里收拾出来当教室,用灵枢灯照明,张队长你给的那批课本正好用上。就是……孩子们的文具不够,有的三个孩子共用一支铅笔。”
张峰掏出通讯器,给后勤组发了条消息:“送五十套文具到聚居地祠堂,再调两名会用星盟教学仪的队员过来,教孩子们认识地脉植物和基础防御知识。”
走出祠堂时,迎面撞上了背着药箱的陈医生。老医生的白大褂洗得发白,药箱上的红十字还是用红漆新刷的,他看到张峰,连忙迎上来:“张队长,你来得正好!新迁来的村民里有五个发烧的,症状像是星核病毒变种,但检测结果又不是,我正犯愁呢。”
张峰跟着他来到临时医疗点。所谓医疗点,就是用几块木板隔出来的小隔间,里面摆着三张行军床,床上的村民盖着厚厚的被子,脸色潮红,呼吸急促。陈医生递过来检测报告:“体温都在39度以上,伴有咳嗽和皮疹,但病毒活性检测是阴性,我怀疑是地脉能量波动引起的应激反应。”
“让林徽的全息影像分析一下。”张峰打开手腕上的终端,调出林徽留下的医疗数据库。影像中的林徽很快给出结论:“是地脉能量骤升导致的‘灵枢过敏’,战争时锚点能量透支,现在恢复期波动较大,体质敏感的人会出现这种症状。用晒干的地脉草煮水喝,三天就能缓解,我把药方传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