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权力王座:开局重生县城公务员 > 第515章 密谈

第515章 密谈(1/2)

目录

1994年7月底的汇川,暑气蒸腾,烈日炙烤着大地,街头的行人步履匆匆,纷纷躲避着正午的酷热。

陈东莱一身深色西装,步履从容地走进中石化江安分公司总部大楼,大厅内的冷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外界的燥热。他被迎入一间宽敞的会议室,空调的低鸣声与窗外蝉鸣形成鲜明对比。

会议室内,中石化江安分公司总经理孔祥早已端坐,身后是一幅巨大的企业宣传画,画中油气管道纵横交错,象征着石化行业的雄心与力量。

从孔祥的视角看,陈东莱无疑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身材高大,五官端正,眉宇间透着一股沉稳的锐气,西装笔挺却不显刻板,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年轻干部少有的领导气质。

面对孔祥这位正厅级国企高管,陈东莱侃侃而谈,语气从容自信,毫无怯场之态。他的目光清亮,言辞间既有对项目的热情,又带着几分官场历练的圆滑,令人不由得心生好感。

孔祥暗自思量,这位年轻的县政府负责人,果然如江自流所言,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孔祥端起茶杯,目光锐利地注视着陈东莱,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陈县长,十万吨聚乙烯项目是个大工程,建成后至少会有三千名工人入驻开江。开江县的基础设施,能不能吃得下这么大的摊子?再说了,我们不少工人都是汇川本地人,习惯了省会的便利生活,厂区要是太偏远,他们怕是会怨声载道。”

陈东莱微微一笑,语气沉稳而坚定:“孔总,您的顾虑我完全理解。开江县虽然经济体量有限,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接下这个项目。首先,我们计划自费为工人修建住宅楼,保证普通工人人均三十平米的居住面积,干部五十平米,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其次,厂区的选址我们已经规划好,就紧挨着县城,周边有学校、医院和市场,生活配套绝不逊色于汇川的郊区。最后,为了方便干部和工人往返汇川、石梁,我们已经联系了石梁航运公司,租下一艘高速江轮,确保五个小时内能从开江直达汇川或石梁,交通便利不成问题。”

陈东莱的计划,展现了他对项目的精心筹备,也透露出他对开江县经济发展的迫切渴望。聚乙烯项目虽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其高污染特性无疑会对环境造成压力。

陈东莱明知这一点,却依然选择全力争取,足见他对开江县翻身仗的重视。他提出的住宅楼、厂址选址和交通保障措施,无一不针对孔祥的顾虑,精准而周密。孔祥的试探,既是出于对项目落地的审慎考量,也是对陈东莱能力的进一步考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