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风暴将至与抉择之光(1/2)
信息如同冰冷的潮水,通过“万梦织网”不断涌来,在星语的意识中勾勒出一幅令人窒息的战略态势图。
东方,三道横贯星域的纯白裂隙如同冰冷的眼眸,持续不断地倾泻着银色的秩序洪流。那些新型的“净化者”单位效率惊人,它们不再满足于清除活性回响,甚至开始系统性分解那些蕴含着特殊规则结构的古老残骸,将其还原为最基础的秩序粒子,如同蝗虫过境,只留下一片死寂的“规则白地”。那股宏大的“仲裁官”意志如同不断扩散的浓雾,带着不容置疑的审视,一遍遍扫描着虚空,其探测波已经触及到了星语所在区域的边缘,让她如同置身于探照灯下的猎物,必须竭尽全力才能维持隐匿。
西方与北方,根据几个位于星域外围、侥幸未被第一时间发现的隐秘节点传回的碎片信息,“收割者”的幽蓝舰队如同鬼魅般,利用遗骸星域复杂的规则环境作为掩护,正在进行多波次、短距离的战术跳跃。它们的行动轨迹看似散乱,却隐隐构成了一张巨大的、正在缓慢收拢的包围网。其目标所指,赫然是遗骸星域的核心区域——那片涵盖了“永恒梦境”、“晶骸”以及星语目前所在位置的广阔空间。它们没有像“仲裁官”那样大张旗鼓地净化,而是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悄无声息地封锁着可能的逃逸路线,耐心等待着最佳的介入时机。
腹背受敌,进退维谷。
星语隐藏在行星碎片的阴影中,灰白色的身躯与环境的规则波动完美同步,连一丝能量的涟漪都未曾泄露。她的内心却如同风暴中的海洋,汹涌澎湃。
硬拼?无疑是自取灭亡。无论是“仲裁官”那无视量级差距的“存在性删除”,还是“收割者”那数量未知、科技诡异的主力舰队,都不是她目前能够正面抗衡的,即便她刚刚经历了“织梦”的蜕变,实力大增。
逃离?又能逃往何处?遗骸星域虽大,但在“仲裁官”的系统性净化和“收割者”的有意识围堵下,可供周旋的空间正在被迅速压缩。离开星域,外面是“仲裁官”统治下的、秩序森严的已知宇宙,无异于自投罗网。更何况,她无法抛弃这片刚刚与她建立起深刻连接的星域,无法抛弃“万梦织网”中那无数依赖着她的文明回响,更无法抛弃那深藏在规则夹缝中的、“织星者”最后的遗产——“永恒梦境”。
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利用眼前这复杂至极的局势,在两大强敌的夹缝中,寻找那一线生机!**
星语的意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左眼中的可能性光斑疯狂推演,将“万梦织网”反馈来的所有信息碎片——敌人的兵力分布、行动模式、规则特性、甚至那些被净化区域残留的能量签名——都与她所知的关于“仲裁官”和“收割者”的一切知识进行交叉比对、分析计算。
“仲裁官”……绝对秩序,定义权,存在性删除,新型净化单位,主动扩张,系统性扫描……
“收割者”……高效掠夺,隐匿行动,包围网,目标明确(悖论?遗产?),时机把握……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 pn,开始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成型。
“仲裁官”与“收割者”,它们的目的和行为模式存在根本性的不同,甚至可能是相互冲突的!
“仲裁官”要的是绝对的“纯净”,是清除一切“异常”和“变量”,包括“收割者”这种不受控的强大外力!
“收割者”要的是“收集”有价值的“样本”(悖论、遗产),它们未必想和“仲裁官”正面冲突,更可能想趁乱得利!
那么,是否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这种潜在矛盾?甚至……**挑起它们之间的直接冲突**?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照亮了迷雾。
但如何实现?她需要一张足够分量的“牌”,一个能同时吸引两大强敌注意力,并能将它们引向彼此的火药桶。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意识深处,那与远方“永恒梦境”紧密相连的感应线,以及体内那缕跃跃欲试的“悖论之钥”流光。
“永恒梦境”本身,作为“织星者”最后的遗产,一个独立的概念宇宙,其价值毋庸置疑,足以让“收割者”疯狂,也必然被“仲裁官”视为必须清除的最高优先级“异常”。
而“悖论之钥”所代表的扭曲定义、干扰规则的力量,更是“仲裁官”秩序根基的天然克星,也极有可能是“收割者”孜孜以求的“珍贵样本”。
如果……她能以一个巧妙的方式,同时将这两者的“存在”和“位置”信息,“泄露”给正在逼近的“仲裁官”和“收割者”……
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细节,开始在她心中飞速完善。这个计划的关键在于**时机**、**方式**和**自身定位**。
她不能亲自出面成为靶子,必须隐藏在幕后。
她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舞台”,让两大强敌“意外”相遇。
她需要精确控制信息泄露的强度和真实性,既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又不能暴露“永恒梦境”的真正核心和她自身的底牌。
她还需要为自己准备好一条甚至多条退路,以便在引爆冲突后能够安全脱身,或者……伺机而动。
时间紧迫,“仲裁官”的探测波越来越近,“收割者”的包围网也在不断收紧。
星语不再犹豫。她立刻通过“万梦织网”,向网络中所有能够联系到的、具有一定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的文明残响节点,发出了数道高度加密的、具体的指令:
**指令一:** 筛选出数个位于“仲裁官”净化路径前方、规则结构相对复杂、适合进行信息伪装的残骸区域坐标。
**指令二:** 调动网络中所有可用的、微弱的规则扰动资源,开始在这些目标区域,极其缓慢、极其隐蔽地模拟构建一种**混合了“永恒梦境”特有的“平衡”规则频率**与“悖论之钥”那**扭曲定义的矛盾噪点**的**复合信息诱饵**。这个过程必须如同自然形成的规则现象,不能留下任何人为痕迹。
**指令三:** 密切关注“收割者”舰队的动向,寻找其侦察单位最活跃、感知最敏锐的区域。
**指令四:** 准备数个位于冲突可能爆发区域外围、规则环境复杂、易于隐匿和转移的**安全节点**坐标,作为可能的撤退路线。
“万梦织网”高效地运转起来。无数微光星海的光点,以及那些被安抚的文明残响,开始按照星语的意志,悄无声息地行动起来。它们本身便是这片星域规则的一部分,由它们来模拟和引导规则现象,远比星语亲自出手更加隐蔽和自然。
星语自身,则开始缓缓向着计划中选定的、位于“仲裁官”与“收割者”势力范围夹缝地带的其中一个“舞台”坐标潜行而去。她需要亲自坐镇,近距离观察和调控,确保计划能够按照她的设想进行。
潜行途中,她不断通过“万梦织网”监控着各方动向。
“仲裁官”的净化洪流依旧在稳步推进,其所过之处,万物归寂。那股宏大的意志似乎对“万梦织网”暗中进行的小动作有所察觉,扫描的力度和频率明显加强,数次近乎擦着星语隐匿的区域掠过,带来令人心悸的压迫感。但它们似乎尚未将那些正在缓慢成型的“信息诱饵”与真正的目标联系起来,或许在它们看来,那只是这片混乱星域中又一种不稳定的规则噪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