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这个明星要登月 > 第541章 速胜转速败!联邦败了!联邦败了!

第541章 速胜转速败!联邦败了!联邦败了!(2/2)

目录

这才是马一龙的终极梦想。

也因为这些,所以太空叉公司对“超级猎鹰”的研发几乎是倾其所有。

可以说,整个公司的命运都繫於“超级猎鹰”项目的成败之上!

只可惜一开始“超级猎鹰”火箭就命运多舛。

在一六年国际宇航大会上,马一龙首次公布了用於载人登火的的火箭,那时候还叫“行星际运输系统”。

但因发射规模过大,技术指標过高,导致后期设计方案一变再变,火箭规格也一缩再缩。

一七年,航天运载器又改名叫“大猎鹰火箭”,指標初步確定为近地轨道运力100吨级,贮箱使用高强度、低密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一八年,小日子的富豪作斥巨资买票,宣布了“绕月之旅”规划。

不过,仅5个月后,太空叉公司再次推翻了设计方案,將贮箱材料改为火箭型號上少有的低成本商用级不锈钢,並正式更名为“超级猎鹰”。

但由於引入了大量需验证的新技术,导致其首飞日期不断推迟。

传统上,成功首飞入轨对於新型火箭算是“大功告成”,但对“超级猎鹰”来说即使首飞成功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为达成预期目標,“超级猎鹰”后续仍需大量试飞、改进,首先要攻克的难关就是两级分別被精確地捕获、回收。

接下来,针对载人任务,“超级猎鹰”团队必须积累足够的可靠性数据,增设必要的维生和逃逸设备,定型“超级载人鹰”。

为执行深空任务,满足在轨加注需求,团队需要设计专门贮存和转运低温推进剂的在轨加注版“超级加油鹰”。

而为了兑现给老美宇航局的合同承诺,团队要打造精简掉所有大气层再入设备的“超级月球鹰”。

以上构型想要成真,最关键的前提是实现“超级猎鹰”的廉价化、快速製备和可靠的重复使用。

可以说,这是“超级猎鹰”项目的最终挑战,也是其不断叠代的终极目的。

最后,太空叉公司还需要打造载人“超级火星鹰”。

它將验证原位资源利用技术,即不携带返程推进剂,“轻装”著陆火星表面,然后就地取材,通过萨巴蒂尔反应製取返程推进剂。

结合在轨加注低温推进剂技术,“超级火星鹰”有望將单次向火星表面投送载荷质量从1吨级提升至100吨级。

但所有的期待,都在超级猎鹰首飞炸成大烟之后按下了暂停键。

虽然老马之前一直使用“炸炸炸”的方式搞快速研发,但那些东西再怎么炸也是一副“不锈钢罐子”的模样,跟真正的“超级猎鹰”火箭有巨大差距。

有一说一,超级猎鹰火箭的样子太唬人了。

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箭!

这个称呼是荣誉,也是枷锁。

现在它炸了,那必然是枷锁。

並且还是在路云不断成功衬托下的超级枷锁。

哪怕马一龙自己的心態还算好,但老美內部其他人的想法可就不行了。

马一龙在叉平台上大肆宣传,把调子起得特別高,这次大爆炸直接把一部分人的心態从速胜转到了速败,哀嚎一片。

【联邦败了!联邦败了!】

【我们的航天完蛋了,我们贏了首次太空竞赛,但输了第二次太空竞赛。】

【多么强的既视感,当初老熊的太空竞赛失败就是从几十台发动机的n-1超级火箭开始的,而现在我们又在研发几十台发动机的超级火箭。】

【我早就说过超级猎鹰成功不了,你看路云就不研究这类火箭,而是只用五米直径的捆绑火箭!】

【这是阴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