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兵下两广(1/2)
当种冽在雪域高原接收吐蕃之时,江南的战火已向岭南蔓延。
卢俊义在肃清两浙路摩尼教余孽与山贼后,与江南西路的林冲部会师,共同制定了“三路并进、海陆协同”的广南东路攻略计划。
这一布局既发挥了陆军攻坚的优势,又借助海军的机动性切断敌军退路,力求一举平定岭南。
右路为主攻部队,由林冲率领本部人马,从江南西路出发,沿赣江而下,目标直指广南东路的北部门户韶州、广州。
林冲麾下部队配备了改良后的火炮与床弩,擅长攻坚战,此前在江南剿匪中屡立战功,此次承担突破敌军北线防线的核心任务。
中路为牵制部队,由卢俊义亲自统领,从两浙路南下,经福建路西部,向广南东路的惠州、潮州推进,这一路既能分散敌军兵力,又能堵住敌军向闽粤边境逃窜的通道。
左路则为海军部队,由阮氏兄弟率领,从杭州湾返回夷州岛休整后,沿东南海岸线南下,负责从广南东路沿海登陆,配合陆军行动,同时切断敌军从海上逃亡的可能。
“此次进军,务必速战速决,不给前宋溃军喘息之机!”卢俊义在战前动员时强调,“林冲部要猛,撕开防线;中路军要快,抢占要地;海军要准,封死退路。三路协同,定能一举拿下广南东路!”
这套周密的作战计划,将大乾军的海陆优势发挥到极致,为后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正月二十二日,岭南的寒风尚未褪去,林冲部已抵达韶州城外。
韶州作为广南东路的北大门,前宋官军在此部署了万余人马,依托丹霞山的险要地形,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城墙加高至三丈,城外挖掘了深两丈的壕沟,沟内布满尖刺,城头上还架设了床弩与投石机,妄图凭借天险阻挡大乾军。
林冲抵达后,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先派斥候摸清敌军防线的薄弱环节。
得知韶州北门的防御相对薄弱,且后方有一条小河可运送火炮后,他当即下令:“将火炮运至北门城外,明日拂晓,发起总攻!”
当晚,战士们趁着夜色,沿着小河将十门火炮悄悄运至北门城外的隐蔽处,做好了进攻准备。
次日拂晓,随着林冲一声令下,火炮轰鸣声震彻山谷。
一颗颗炮弹呼啸着飞向韶州北门,城墙上的防御工事瞬间被炸毁,砖石飞溅,前宋士兵惨叫着四处逃窜。
“冲锋!”林冲亲自擂鼓助威,麾下步兵部队发起冲锋。
战士们踩着简易木桥跨过壕沟,搭起云梯攻城,轰天雷开路,与前宋士兵展开白刃战。
城头上,前宋官军本就士气低落,面对大乾军的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
不到一个时辰,韶州北门被攻破,大乾军顺利入城。
攻克韶州后,林冲部马不停蹄,继续向广州方向推进。
沿途州县的前宋守军,听闻韶州陷落,大多不战而降,少数负隅顽抗者,也被林冲部迅速击溃。
至正月底,林冲部已推进至广州城北郊,对广州形成合围之势。
就在林冲部猛攻韶州的同时,中路卢俊义部也加快了推进速度。
卢俊义率领部队从两浙路南下,过福建路,经汀州进入广南东路境内,沿途避开敌军主力,专挑防守薄弱的州县进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