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 第955章 玛尔敢的陷落

第955章 玛尔敢的陷落(1/2)

目录

正月的川蜀边境,寒风凛冽,种冽的军帐内却气氛凝重。

一场决定吐蕃战局的战术会议正在进行。

面对吐蕃联军将主力集中于玛尔敢天险的部署。

种冽指着帐中沙盘道:“正面硬拼,我军必遭重创,川军正面攻击,侧翼迂回,最为合适!将大部队划分为北线、南线两大作战集群,各集群由得力将领统领,各司其职。”

“北线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细分为左、中、右三路。”

“中路主力由本帅亲自率领,配备火炮、床弩等重型装备,任务是稳步推进,向玛尔敢近郊施压,吸引吐蕃军主力注意力,为侧翼迂回创造条件!”

“左路部队依托各部族仆从军的山地作战优势,由吴玠率领,在玛尔敢北侧雪山开辟小径,袭扰吐蕃军侧翼补给线,牵制其兵力!”

“最关键的右路,则由王进统领,麾下包含史文恭率领的骑兵支队与轻装步兵,核心任务是长途奔袭,翻越雪山抢占恩达镇,切断吐蕃军西退逻些城的通道,完成关门打狗的关键一步。”

“南线部队则由栾廷玉挂帅,承担牵制、攻心。此部有双重使命,一方面,沿雅砻江南下,封堵吐蕃军向大理方向的退路,防止高泰明的大理残兵增援;另一方面,栾廷玉需针对吐蕃军中的西夏溃军展开政治攻势,这些西夏残兵本是被迫参战,士气低落,正是瓦解吐蕃军的突破口。”

“此战的关键,在于各部协同,不求速胜,但求全歼。”

种冽在战前动员时强调。

“王进部要快,史文恭的骑兵必须如期拿下恩达镇,栾廷玉部要稳,既要断退路,更要攻心;中路军则要沉住气,正面压迫不可松。”

正月六日,年节的喜庆尚未消散,大乾军各路部队已悄然向预定目标挺进,一场横跨雪域的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王进统领的北线右路部队,率先开启艰苦征程。

史文恭率领的骑兵支队与步兵部队,冒着高海拔的严寒,踏上翻越雪山的道路。

雪山之上,积雪没膝,寒风如刀割,战士们的盔甲结满冰霜,脸颊冻得通红,却无一人退缩。

为减轻负重,他们只携带干粮、武器与御寒衣物,渴了嚼雪,饿了啃冻硬的青稞饼。

史文恭身先士卒,亲自探路,多次避开雪崩、冰裂等危险。

经过三天三夜的奔袭,部队终于抵达恩达镇外。

此时的恩达镇,仅有少量吐蕃军驻守,他们根本没想到大乾军会从雪山方向而来。

史文恭抓住战机,下令骑兵发起突袭,马蹄声震彻山谷,吐蕃守军瞬间溃散。

至正月九日清晨,恩达镇被成功占领,大乾的赤红旗插在镇中最高处,吐蕃军西退逻些城的通道被彻底切断,玛尔敢已成孤城。

与此同时,种冽率领的中路主力稳步推进。

在距离玛尔敢十里的山谷中,吐蕃军依托碉堡、投石机构筑防线,试图阻挡大乾军。

种冽并未贸然进攻,而是先令火炮部队轰击碉堡,将吐蕃军的防御工事摧毁大半。

随后,步兵部队列阵冲锋,与吐蕃军展开白刃战。

大乾军战士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很快突破防线,逐步逼近玛尔敢城下,形成强大的正面压迫。

南线的栾廷玉则将“攻心为上”的策略发挥到极致。

在雅砻江南岸,吐蕃军依托河流布防,栾廷玉并未急于进攻,而是令士兵向对岸喊话:“西夏的兄弟们,你们本是西夏百姓,为何要为吐蕃卖命?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大乾军保证你们平安返乡,还能分得土地!”

同时,他还派人将写有投降政策的传单绑在箭上,射向吐蕃军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