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夜火恒明 > 第1卷 世界观——起源

第1卷 世界观——起源(2/2)

目录

“落之核”临世后,在帮助“蛮夷”入侵伏氏王朝的同时,亦在侵蚀“蛮夷”原有的文化,从而使得“蛮夷”成为“落之核”忠实的崇拜者,“落之核”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但“核”所祝福(诅咒)产生的影响不仅仅于此。

其一,“核”的能力不局限于灵火幻化,例如“生之核”赐予“使者”以“永恒的生存”;“演之核”赐予“使者”以“无尽的演化”;“落之核”赐予“使者”以“凋落的终结”。基于此,人们大多将“生之火”视作“生存意志”;“演之核”为“演化意志”;“落之核”为“毁灭意志”(新时代的人们将“落之核”重新定义为“终结意志”。)

其二,“核”不仅仅选择了“人类”。在灵火普遍降世后,人们发现他们之中出现了“异种”,即趋向于人类进化的动物群体——拥有人类的躯体、思想与智慧,而保留了原有动物种族的四肢、五官、毛发、耳朵与尾巴。后世人将此类种族称为“洛斯”。即具有人类思想与智慧,由灵火降世后趋向人类的进化的种族。但在极其长的一段时间内,“洛斯”被“人类”视为“异种”。同时,部分的“洛斯”为融入“人类”,利用灵火将自身完全化为“人类”模样。此举便导致了“人类”与“洛斯”交融,诞生出具有人类四肢、躯体、思想与智慧并融合了“洛斯”一族特有能力的“新生人类”。“新生人类”与“原生人类”的区别在于他们拥有“洛斯”一族毛茸茸的兽尾,并以毛茸茸的兽耳取代了原本的人耳。“新生人类”的出现曾一度激化“原生人类”与“洛斯”之间的矛盾,同时“新生人类”被视为“两非”的存在,生存状况岌岌可危。但客观上由于烽火对于大地的摧残,“原生人类”、“洛斯”与“新生人类”被迫团结以谋求共同的生存。后人将前三者其定义为“广义人类”,但仍有不在少数者反对“广义人类”,认定“原生人类”为人类,即与“广义人类”论相对的“单一人类”论。

其三,“演”、“落”二核临世,参与人间的烽火并非与“生之核”是相同的目的。相反,“演”与“落”是在两大文明阵营中选择自己意志的傀儡。由于“三核”本质上不借助人类便无法对世间的事物产生实质性作用与影响,所以“演”、“落”会选择以自己的意志介入战争,而非如同“生之核”认为可以在不同文明间寻得平衡。“生之核”认为“生而有道”,伏氏王朝与“蛮夷”间的冲突与交融是一种合理存在,曾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维系,却无果;“演之核”倾向于选择更为先进的文明,以演化的脚步碾碎落后的旧事物。“演之核”将自己的“契约”带给伏氏王朝中的精英阶层,带给他们以更强的力量,实现演化的推进。其介入战争的目的是帮助伏氏王朝灭亡“蛮夷”;“落之核”则崇尚更高的破坏性,认为终结人间烽火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协助原本破坏性更强的一方灭亡原本破坏性较弱的一方,实现绝对的弱肉强食以终结战争。同时,“落之核”利用战争产生的大量亡者加以灵火改造,形成了最初代的“再造者”(即“核”的造物,以“核”的意志为最高准则)来帮助“蛮夷”入侵伏氏王朝。

至此,“三核”临世,改写战争的同时,使得人类获得能力与进化(毁灭)的同时,原本的人类诞生出新的族属,亦使得“再造者”现世,给未来埋下既定的隐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