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急转直下(1/2)
《单馆票房4.2万美元!SR创造历史记录!》
——华盛顿先驱者报。
《外语片单馆票房记录并不值得吹嘘,芝加哥上映首日单馆票房5.7万才是真正的影史记录》
——洛杉矶日报。
《英雄大获成功,动作戏石破天惊》
——纽约时报。
《叫人难以接受的结局,英雄是一部浪费时间的华丽狗屎》
——波士顿早报。
……
打从《英雄》上映的第一天起,媒体就始终分裂为三大阵营。
吹嘘派、抹黑派、中立派。
在美国,发行商之间的竞争从来都是如此朴实——砸钱给媒体,然后媒体吹毛求疵,瞪着眼睛说瞎话。
《芝加哥》只在3间影院里小规模放映,5.7万的单馆票房历史纪录纯属特殊情况。
当然,华盛顿邮报同样夸大了现实,《英雄》只在华盛顿一家影院实现了单馆票房4.2万的好成绩,洛杉矶的平均单馆票房只有2.8万左右,中部州更低。
至于波士顿早报所谓的华丽狗屎,就连波士顿本地影迷都不认同。
“Bullshit!”
有影迷特意给电台打电话,破口大骂。
“你们瞎了吗?英雄是影史经典,你们才是狗屎!”
但是意义不大,《英雄》在波士顿非城市地区的上座率低得一批,上映首日8000多的单馆,近乎于垫底。
然后随着方星河天天在头条上挂着,情况渐渐有所好转。
同时,来自于新线影业、米拉麦克斯、环球影业的抹黑也愈演愈烈。
到了28号,首映满3天时,情况非但没有明晰,反而越来越混沌。
票房情况好的很好差的很差,影评人分析同样如此,线下的英雄迷和指环迷也干得如火如荼,开启了针锋相对模式。
“别急。”
方星河反过来去稳定索尼的军心。
“我们是要走长线的外语片,不争一时之胜败,安心等待影迷口碑的发酵即可。”
中村的头顶,肉眼可见的又秃了一些。
“嗨伊!我们会全力争取版面!”
争取不到了,六大都有各自的媒体伙伴,索尼在这个领域最弱——来自本土势力的隐性敌视一直没有放松过,他们的处境相当孤立。
《英雄》同样如此,作为一部极有潜力的华语功夫片,同期对手里没有任何人愿意看到它分走蛋糕。
惟有《逍遥法外》例外,他们在抱团搏热搜的行为中尝到了甜头,因此坚定地同方星河绑在一起。
而方哥该配合就配合,并没有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口碑上。
在美国这地界,你想指望什么都不做,让有质量的东西自然开花结果,那纯属想太多。
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是他们的基本功,但是,被骂也好于沉寂,这是一个不浮夸会死、不癫狂会疯的国度。
因此,在纽约巡演宣传时碰到后,方哥马上制造了第二波话题。
《SR恐怕要被带坏了,莱昂纳多到纽约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他出海参加超模Patty!》
网页版新闻底下的评论,是满天星铺天盖地的哀嚎……
风格大致如下——
“NO!!!!!!!”
只是简单看一眼,就能看出她们的绝望。
其实美国女孩并不喜欢完美偶像,你是一个坏小子,那反而更好。
她们之所以反应那么大,主要是因为的转变太突然,一时间接受不了。
《宣传电影?NO,花天酒地!》
相关话题疯狂霸榜,结果等到趴体照片一出来,大半个美国当场笑喷。
左边是吉赛尔·邦辰,右边是娜塔莉亚·沃迪亚诺娃,两大美女都只穿着比基尼,将方星河夹在中间。
而方星河却穿着正装衬衫加马甲,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手上还捧着一杯鲜牛奶……双手捧着。
仔细看他的表情,你能够清晰的察觉到弱小、可怜、无助,与旁边张扬调戏的两位大妞形成鲜明对比。
“哇!好可爱!”
满天星们一本满足,对自家偶像的洁身自好充满了骄傲和……好笑。
但事实上,拍完了这张照片,你方哥马上冷漠起身,去跟摄像师沟通角度和构图。
娜塔莉亚·沃迪亚诺娃是真想撩他,跟上去数度搭话。
方哥平静回望,问道:“还有什么事吗?女士。”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场配合那双清澈疏离的眸子,很快就让娜塔泄了气。
她摆手逃开:“不,没有了。”
吉赛尔和小李子轻声嘀咕:“你的小朋友真骄傲啊!他好像根本看不上我们。”
“别多想。”莱昂纳多耸耸肩,“他只是……一个孩子。”
这孩子继续搅动风云。
《尚未成年的SR深陷花丛,安妮海瑟薇直飞纽约!》
《安妮海瑟薇:我们只是朋友,那天我送他回到酒店立即就出了门》
《莱昂纳多:是的,那天我灌了他一杯酒,但我发誓,只有一杯!而且是他妈的低度数鸡尾酒!见鬼了!》
酒店门一直发酵到今天,当事人终于站出来回应。
配上那张游艇上的照片,以及安妮海瑟薇从进酒店到出酒店总共4分钟的时间线证据,真相大白,但故事性拉满。
安妮海瑟薇肯定不亏,她成为方星河在美国唯一的确切绯闻对象,还在扶他进门时偷偷摸了两把腹肌……
方星河也不亏,扮演一朵“饱受性感大姐姐觊觎的小白花”,既符合他的年龄,也可以给他过于凛冽的气质增添亲和。
在欧美,假如一个明星没有花边新闻,那么大众不会钦佩他洁身自好,只会按怀疑这个人有什么问题,或者是缺乏魅力。
这两种罪名,可比“花心”严重得多。
文化不同,行为模式自然要调整,这才是正确的方法论。
时间在沸沸扬扬的争议中走到30号,《英雄》的首日、首周末票房,最高单馆、最低单馆票房,平均上座率,地区上座率等等数据,全部出炉。
结果应该算是……出乎意料的好?
美国的《电影周刊》罗列出来各项数据,写了一篇相当客观且详尽的分析稿。
首日票房404万美元,首周末(第一个周五到周日)票房1679万美元,最高单馆4.2万美元,最低不提也罢,平均上座率高达38.8%。
之所以使用“高达”这个词儿,是因为《英雄》的排片确实不够好。
大量的午夜场、上午场,黄金时段寥寥无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