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胡惟庸的穷途末路(2/2)
更何况还在大力推广一些急救的法子,培训的医官在军中非常抢手。
牛痘几乎是將马寻推上了神坛,可是现在呢,他居然还有法子抑制疟疾。
朱元璋演不下去,霍然起身,“疟疾你也能治”
马寻觉得发音得標准,“陛下,是抑制、不是医治。臣现在只是找到了些许法门,还得钻营。”
“那就是医治!”朱元璋那叫一个开心,“你早点说嘛,我就说你死赖在福建不回来是有原因!好,只是你不许亲自试药,以免你姐担忧!“
陛下,咱们现在是在商议他徐国公各种枉法,事情还没说完呢,怎么就变了
更让一些人觉得慌张的事情就是这个马寻做事,好像真的是不留破绽啊。
说他擅启战端、说他勾连倭寇,好像站不住脚了。
他又缺药人了,总不能是让大明的子民试药吧
毕竞有些人知道研製牛痘的时候,確实死了不少人。
甚至死了的那些倭寇,按照如今的说法是挫骨扬灰』。
何真立刻出班了,“启奏陛下,臣此前奉命去泉州辅佐徐国公。徐国公用心钻研医术,炮製药材无数。”
东莞伯这个“降臣』,以及文官属性更强的伯爵,居然现在也和马寻关係好了
何真隱蔽的朝著马寻微微点头,记得我大儿子去东宫为官的事情,先前可是说好的,得早点定下来啊!
胡惟庸是彻底慌了,因为事情的进展彻彻底底的超出了他的预料。
御史弹劾马寻的那些罪名,好似根本就不成立。
走私的事情打死不认,那些勛贵联手在包庇。
擅自开战的事情也没理由,因为这就是清剿倭寇、以及在试药。
至於马寻打算对疟疾出招,这反倒是又一个保命符,因为疟疾这种疾病同样令人闻风丧胆。
真要是有了预防疟疾的奇药,对干朝廷开发岭南以及云贵川等地,那也是极大的助力。
最让胡惟庸慌张的事情就是他的秘密,忽然间就要曝光了。
本来以为是马寻私通东瀛,是想要在外割据一方之类的。
但是现在呢,事情又朝著胡惟庸蒙蔽皇帝、擅自扣留贡使的方向发展了。
这可是不折不扣的大罪,番邦使臣来京,甚至是带来了重要的情报,反倒是丞相知道、皇帝不知道,这事情就太出格了。
朱標忽然开口,“启奏陛下,御史台、鸿臚寺先后弹劾徐国公。虽有徐国公自辩,只是兹事体大、不得不查。”
许多人都有些反应不过来,太子极其亲近马寻,这件事眾所周知。
可是眼看著弹劾马寻的三大罪名都要被敷衍过去了,太子居然跳出来反对,要详查了。
李文忠立刻紧跟著说道,“陛下,臣附议!弹劾徐国公之罪名需详查,以免朝野上下误会。”
常遇春也跟著调转话锋了,“陛下,臣附议!徐国公有罪就治罪,若是有人诬陷他也该严惩!”
郭英还没来得及开口,何真先开口了,“陛下,臣以为事关诸多大事,当以有司详查。“”
邓愈等武將呼啦啦的也跪了一片,一个个的也都是在附议。
如今最为惶恐的就是胡惟庸了,因为有些事情根本经不起仔细查。
朱元璋缓缓开口,“眾爱卿所议有理,只是谁来查案”
查马寻,一般人还真不敢接手这个案子。
查出来了马寻的罪证,就算皇帝皇后不得不挥泪斩马寻,那事后主查的官员落不得好。
查不出来的话,那这件事情也不会轻易了结,起码得有人出来背锅。
胡惟庸匆忙开口,他想要自救,“启奏陛下,臣以为牵涉重臣,当三法司详查。“
理论上来说没问题,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一起详查,这是比较合適的。
李文忠不高兴的说道,“御史台弹劾徐国公,鸿臚寺跟著煽风点火,这都是你中书省的衙门,岂能由你们来查!”
胡惟庸想要据理力爭,“曹国公,如此大案自然当是三法司详查。若是曹国公担心诸同僚偏私,可奏请陛下旁听。”
案件的主理权必须在手,到时候再做做文章,还有机会瞒下来一些事情。
要是案子的审查权都没了,胡惟庸觉得自己大概率在劫难逃。
面对胡惟庸求助的目光,李善长低著头装作没看见。
当初我怎么就跑去听你说抓住马寻的把柄了,这一下我也得想办法脱身啊!
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是胡惟庸所认为的那么智珠在握,很多事情甚至是从一开始就是皇帝在下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