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什么时候投资最划算(1/2)
要倒闭的厂子, 要么是设备不行,产量上不去;要么就是技术不行。
陈南是来投资的,不是来收购扶贫的。
陆成鸣直接回绝了,但他那个亲戚硬是要他们过去看看,他就来问问陈南的意见。
“反正也没事,那就去看看吧!”说着,陈南又钻进了车里。
陆成鸣和李若楠紧随其后。
车停在了潍坊城郊,一家名叫祥瑞发电机厂的厂门门口。厂房有些陈旧,但面积还挺大的。“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白底红字标语牌格外醒目。
厂长顾卫东带着几个老厂员在门口亲自迎接,很意外,没想到陈南会这么年轻,但听伙计说他侄子的这个老板身家过亿,如果能得到他的资助,说不定他的厂就能保住了。
顾卫东握住陈南手时,力道很足,也很激动。随即热情地引他们进入厂区。
巨大的车间里,行车吊着沉重的铸铁件缓缓移动,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金属切削液和机油的味道。几个零散的工人穿着深蓝色的工装,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手写工单贴在随处可见的木板上。车床的轰鸣声中,夹杂着砂轮打磨的刺耳声响,几乎要淹没说话声。
“这是我们最新的200kW机组,消化了部分德国技术!”顾卫东指着一台正在组装的庞然大物,声音洪亮地介绍,语气中带着自豪。
他还将提前准备好的对应的技术参数文件,递给了陈南,方便查阅。然后又让技工专门给他们详细介绍。
比如设备的厉害之处、比如老师傅手工校准飞轮......
陈南仔细听着,露出了认真的神色,但他一直没怎么说话,毕竟这方面的东西他不是很懂,只知道他们很专业、很厉害的样子。
看起来盎然生机的厂子,怎么会要倒闭了?
“厂子现在欠银行一百七十万。”顾卫东的脸上带着感伤,将厂子的账本递给了陈南,他低沉道:“下个月就发不出工资了。”
陈南翻开了一下账本,上面记载了大部分的花销都是为了买材料,组建先进的设备。产量也够的,就是订单量都太少,入不敷出,自然就走向了弊端。
顾卫东对陈南郑重地说道:“陈总,如果你考虑要收购我们的厂,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厂里所有的员工能继续留在这里,生产这世界上最好的发电机!”
陈南合上了账本,淡淡地开口,“我们不是来收购的。”
可能是预想到的结果,顾卫东沉默地低着头,不语。
接着,他就听到陈南的声音,“我投资贵厂500万,希望顾厂长能继续将祥瑞发电机做大做强!”
不仅是顾卫东震惊,连李若楠和陆成鸣都惊呆了。
这就确定了?
陈南看向那些老师傅的身影,继续说道:“今天我看到老师傅们,几十年练就的手感。这是祥瑞最宝贵的财富,是任何图纸和参数都无法完全概括的。我们提出的数控化升级,不是为了取代这双手,而是为了让这双手的经验,能更精准、更高效地传承下去!”
“之后我可能还会投资西北的电力建设,希望那双摸了几十年钢铁的手,能助我一臂之力!”
顾卫东怔怔地看着陈南,身子微微发抖,眼睛通红,没想到,他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魄力,真是后生可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