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 第23章 飞向会场

第23章 飞向会场(1/2)

目录

装甲救护车碾过碎石路面,发出嘎吱声响,最终稳稳停住。

引擎熄火。

四周瞬间涌入嘈杂人声、机械运转和远处施工的噪音。

“到了。”

黑狐合上终端,站起身。

他动作有些僵硬,显然保持一个姿势太久。

“克拉古耶瓦茨,第78集团军营地。”

车门从外面被拉开。

明亮的天光和略带硝烟味的空气涌了进来。

几个穿着白色罩衣、内衬外骨骼的医护兵已经等在

骇爪被小心地转移到移动担架上。

她眯起眼,适应着光线。

视线所及,是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

新构筑的工事蜿蜒延伸,伪装网下露出防空导弹系统冰冷的轮廓。

远处,GtI第601空降旅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们是在收到前线被围困的战况后,立刻被调来的友军之一。

整个营地像一只绷紧的刺猬。

她被推进军医院。

内部是崭新的,带着建材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

墙壁洁白,设备锃亮。

与她之前待过的任何野战医疗点都不同。

她被移送到一张固定的病床上。

床垫柔软,房间里有独立的控制终端。

黑狐跟在后面,手里拎着她的个人装备包——

一个不大的迷彩包,看起来轻飘飘的。

“条件不错。”

他环顾四周,语气是纯粹的评估。

“嗯。”

骇爪应了一声。身体确实轻松了很多,高烧退了,只剩下虚弱和喉咙的隐痛。

一名军医走进来,拿着电子病历板。

“麦晓雯专业技术中尉?”

“是。”

“生命体征稳定了。后续需要静养和恢复性治疗。”

军医快速记录着,然后看向黑狐,“王中校,外面有通知,撤回来的中校及以上军官,一小时后在指挥部前集合,统一前往临时机场。”

气氛微妙地凝滞了一瞬。

“知道了。”

黑狐点头。

军医离开,带上了门。

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远处营地的喧嚣被隔音良好的墙壁过滤成模糊的背景音。

骇爪看着黑狐。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走到床边,将她的装备包放在床头柜上。

“你的东西。”

他说。

“谢谢。”

她说。

又是一阵沉默。

他似乎在组织语言。

“我……”

他开口。

“要去开会。”

骇爪接上,语气平静,“听到了。北马其顿,斯科普里西南,马夫佐沃军营。战区级别紧急会议。”

黑狐看着她,眼神深邃。

“对。”

“多久?”

“不确定。看会议进程和后续部署。”

骇爪没说话,目光落在自己交叠放在被子上的手。

手指纤细,没什么血色。

黑狐转身,拿起桌上一个军用速溶咖啡包,撕开,倒入旁边的金属杯,用热水冲开。

浓郁的咖啡香气弥漫开来。

他端着杯子,没有立刻喝,只是看着窗外的营地。

“这里的防空体系比贝尔格莱德后期完善很多。”

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她说,“601旅的空降兵擅长快速构筑防线。你在这里,相对安全。”

“意思是,我可以放心躺着了?”

骇爪挑眉。

“意思是,你可以专心恢复。”

他喝了一口咖啡。

“哦。”

他几口喝完咖啡,将杯子扔进回收口。

然后开始整理自己的着装,拉平作战服的褶皱,戴好军帽,同时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外骨骼系统的维修进度。

他拿起自己的终端和随身行李,走到门口。

“我走了。”

他说,手放在门把上。

骇爪看着他挺直的背影,心脏某处像是被轻轻揪了一下。

一种莫名的冲动涌上来,压过了她惯常的冷静和克制。

“王文渊。”

她叫住他。

他回头。

她掀开被子,双脚落地。

身体晃了一下,但站稳了。

她穿着蓝白条纹的病号服,显得有些单薄。

她走到他面前,距离很近。

黑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没有动。

骇爪抬起手臂,环过他的腰,将头轻轻靠在他胸前。

动作有点快,带着点不管不顾的意味。

黑狐身体瞬间僵硬。

他能感觉到她身体的温度,透过作战服传来。

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消毒水味道。

能感受到她搂住他腰部的手臂,没什么力气,却很坚定。

几秒钟后,他抬起手,迟疑地,落在她的腰上。

很轻地拍了一下。

“等我回来。”

“嗯。”

她把脸埋在他胸前,闷闷地应了一声。

这个拥抱没有持续很久。

骇爪先松开了手,后退一步,重新站直。

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耳根透着淡淡的红。

“快走吧。别迟到。”

她语气恢复了些许平时的样子,但没那么冷了。

黑狐深深看了她一眼。

“照顾好自己。”

然后,他拉开门,大步走了出去。

没有回头。

门轻轻合上。

骇爪站在原地,听着他远去的脚步声,直到彻底消失。

她缓缓走回床边坐下,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他作战服粗糙的触感和温度。

黑狐赶到集合点时,几辆军用吉普已经发动。

威龙正靠在第一辆车门边,看着手表。

他也把自己的外骨骼系统拿去维修了

“踩点到的,黑狐。”

黑狐没理会他的调侃,把行李扔上车。

“走吧。”

“红狼呢?”

“他要负责基地的防御……走吧,这里有他就够了。”

车队驶向临时机场。

路上,能看到更多刚刚抵达的增援部队和装备。

气氛紧张而有序。

机场一片繁忙。

各种型号的运输机起起降降,引擎轰鸣声震耳欲聋。

他们登上了一架中型运输机。

机舱内,还有其他几位同样刚从前线撤下来的校级军官,个个面带疲惫,神情严肃。

飞机爬升,地面上的营地逐渐缩小。

威龙坐在黑狐旁边,递给他一瓶水。

“说正事,”威龙切入主题,“他们在机场地下掩体里,布置的那些电子对抗装置,具体是什么路数?我看报告上写得很简略。”

黑狐拧开水瓶,喝了一口。

他知道威龙问这个的目的。

之前敌方强烈的电磁干扰让GtI的攻城部队吃尽了苦头,通讯中断,指挥失灵,是导致贝尔格莱德后期战局急剧恶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分几种。”

黑狐言简意赅,“小型的,可以集成到装甲车辆上,主要是战术级别的定向Ep反制。针对的是敌方单兵或小队级别的电子设备,比如数据链终端、小型无人机操控单元。”

威龙点头:

“这个实用。机动性强。”

“中型的,”黑狐继续,“需要卡车装载,功率更大。能干扰一定区域内的常规无线电、数据链通讯。缺点是能耗高,持续作战时间有限。”

“最大的那种呢?”

威龙追问,“我看体积不小,安装很麻烦,还连着光缆。”

黑狐眼神凝重起来:

“那个是战略级干扰源。必须依靠固定电站供电,通过铺设的光缆与核心控制节点连接,确保自身通讯不被干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