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万鑫约“冰钓”(1/2)
春节的唐海市,处处张灯结彩,空气里还残留着爆竹的硝烟味与年夜饭的香气。
然而,在这片喜庆的海洋里,市政府大楼如同一座沉默的孤岛。
市长董远方的办公室,是这座孤岛的核心。
窗外偶尔炸响的鞭炮声,更反衬出室内的寂静。
董远方没有开主灯,只有办公桌上的一盏台灯,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上投下一圈昏黄的光晕。
他已经在这里度过了整个假期,垃圾桶里满是茶叶渣,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焦虑。
他面前摊开的是唐海市沉甸甸的“病历”:
一百多件遗留问题,加上迫在眉睫的企业重组财政支持,盘算下来,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天文数字,不低于一百五十亿。
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是他此刻唯一的心跳。
他闭上眼,脑海里浮现出05年唐海市的财政报告:
全市财政收入才两百二十亿,一个鲜艳的红戳盖在末尾,“财政赤字,两亿三千万”。
财政连“吃饱饭”都成问题,从哪去省出一百五十个亿?
记忆的碎片在他脑海中翻飞,在济水,一个县级市,他能用一个“城市综合体”的项目,通过左手倒右手的资本运作,盘活一片区域;在布文县,他能指导一个企业,通过贷款、上市,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在道口县,背靠省里大树,几个亿的资金支持不过是洒洒水。
可这里是唐海!
燕云省的经济第一大市,五区三县两市,七百万张嘴,教育、医疗、几十万退休人员的工资……
每一笔都是压在财政身上的巨石,现在又多出一百五十亿的窟窿。
如果全部让市财政承担,别说五年,五十年都看不到希望。
中午那碗早已凉透的泡面,此刻在胃里凝成了疙瘩。
他必须利用这个假期,想出破局之道。
土地财政、招商引资、国退民进、发行政府债券、申请政策资金、国有平台公司政策资金、政府贷款……
一个个方案在他脑海里翻滚、碰撞、又被推翻。
就在这时,手机铃声尖锐地划破了寂静,一个本地的陌生号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