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程康明表态支持(2/2)
“好想法!远方同志,这个思路太对了!你赶紧组织人做个详细方案,过阵子常委会上,咱们除了议人事,就把这个造船业重振计划拿出来,好好议一议!”
得到这句话,董远方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
他起身告辞,走出市委大楼时,夕阳正斜斜地照在楼前的旗杆上,红旗猎猎作响。
这个下午,他不仅拿到了国资委的控制权,还为唐海的产业转型打开了缺口,收获比他预想的还要多。
中午在机关小餐厅随便扒了几口饭,董远方立刻给市府秘书长褚旭东打了电话,让他通知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市工业局、国资委、财政局以及三家造船厂的负责人,三天后召开“重振唐海造船业专题工作会”,并让工业局和国资委把之前做的重组方案再细化完善。
下午睡醒后,董远方带着褚旭东和秘书梁舒文,直奔唐海船舶重工集团。
车子停在船厂大门口时,门卫看清车牌,慌慌张张地抬杆,董远方却没直接进办公楼,径直走向了西侧的总装车间。
刚推开厚重的铁皮门,一股混杂着铁锈、机油和海水咸腥的气味就扑面而来,几台漆皮剥落的起重机静立在角落,钢铁骨架上的锈迹像一道道褐色伤疤。
不远处,十来个工人正围着一艘待修的千吨级货轮忙碌,汗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淌,在工装背上洇出深色的印子。
董远方蹲下身,指尖抚过一块刚切割下来的钢板,冰凉的触感里带着粗糙的锈粒,车间主任老张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手里还攥着油污的手套:
“董市长,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董远方指着远处的船坞:
“设备老化到什么程度?技术工人流失多少?现在能接的最大吨位订单是多少?”
老张挠了挠头,报出的数字比董远方预想的还要糟,他掏出笔记本,一笔一划记着,末了拍了拍老张的肩膀。
“放心,会有变化的。”
第二天,去另外两家民营造船厂,情况也差不多,设备老化、技术人员流失、接不到大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