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前往古薛城旧址(1/2)
这九十度的拐角,这是自然形成的土墙?
怎么感觉,这有点像是人为的痕迹呢?
土墙隐藏在迷雾边缘,陈卫国所在的位置看得并不真切。
这次的难度,比找扬州鼎的难度还要大。
徐州地处华北平原。
像定位图像中的画面,那是比比皆是。
别说方圆五百米的麦田,就算是一千米,两千米的麦田,都能轻易的找到。
唯一有点标志性的地方,就是那个成九十度的拐角土墙。
现实中很难找到这么明显的标志地貌。
那只能从图书古籍中,看能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陈卫国打算明天去徐州的图书馆,碰碰运气。
一夜无话。
翌日,陈卫国打车来到了徐州图书馆。
徐州是千年古城,这里的古籍文献,相应的也比其他新兴城市要丰富得多。
他首先瞄准的资料就是徐州州志。
在图书管理员的帮助下,陈卫国很顺利的就来到了收藏徐州本地杂记,州志,县志,还有介绍徐州风土人情的书籍的书架旁。
一上午的时间,将整个书架上的书全都翻看了一遍。
终于从众多的史料中,找到了一些线索。
一个地名进入了陈卫国的视野。
——薛国。
据史料记载,大禹分九州的时候,古时徐州的范围是,东至大海,北到泰山,南抵淮河。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古薛国,就是它的中心位置。
这个古薛国在哪?
陈卫国又是一番资料的查找,发现这个古薛国并不在现在的徐州地界。
而是到了鲁省的滕州市东南方向。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偏差,就是因为这么多年下来,
很多省市县的辖区范围,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好在陈卫国在图书馆里找到了这些史料。
要不然,就是他将整个徐州翻个底朝天,都不可能找到他想要找到的那个“古徐州”中心。
既然找到了目标,陈卫国决定不再耽搁。
决定明天一早,就开车过去。
坐火车不方便,要绕不少的圈子,总的时间算下来,还不如直接开汽车过去。
之所以没有今天下午就开始出发, 就是想着明天早上能够吃一顿徐州的百年老店里的食它汤。
今天他可是想了一天了。
凌晨十二点的时候,陈卫国再次进入了扬州鼎,查看徐州鼎定位景象的位置。
看看还能不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通过五六分钟的仔细观察,陈卫国更加确定,
在迷雾边缘的那些成直角的土墙,是人为的作品。
想到了古薛国就是古徐州的地理中心。
陈卫国还查到了,在夏朝时期,薛国不仅是古徐州的地理中心,还是它的政治文化中心,
虽然政治中心中途有过短暂时期,迁徙到郯城的经过。
不过后来,又恢复了薛国的政治中心的地位。
在陈卫国想来,那个成直角的土墙,就是古薛国的古城墙遗址。
之所以有这个推断,还得从陈卫国在徐州的考古杂记中找到了一篇报道。
说是七十年代的时候,就在滕州市的观桥镇附近发现了古薛国的城墙遗址。
翌日一早,陈卫国直接开车,来到了雅门食它堂。
这是家百年老店,专业制作食它汤一百多年。
想来味道不会差到哪里去。
陈卫国是第一批到雅门食它汤的食客,排在他前面的也就五六个人。
食它汤还没有端上桌,陈卫国就被它的香味吸引了。
看到旁边食客吃的津津有味,陈卫国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很快就轮到了陈卫国,食它汤一上桌,
就看到这汤,浓稠不浑浊,带着自然胶质,
这没有三五个小时的熬制不可能有这样的胶质状态。
来自食材本身鲜香味,让陈卫国本能的咽了口口水。
鸡肉、猪骨、麦仁等原本的食材香味混杂在一起,融合成诱人异香,
让他肚子都不自主的咕噜噜的响了起来。
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没有任何的添加剂怪味,
胡椒也是温和不呛喉,咸淡适中。
这味道果然名不虚传,不愧是开了百年的老店,
没点真本事,早就淘汰在历史长河中了。
用勺子搅拌了一下,能够清晰的看到,里面的肉丝、鸡丝、麦仁、绿豆,
细嚼一口汤里的配料,新鲜而不柴牙。
学着徐州本地人的吃法,找老板要了一个生鸡蛋,
将打鸡蛋打到汤里之后,蛋花细腻不散,完美的与汤融合在一起。
将口里的食它汤咽下,淡淡的麦香和骨汤回甘适口。
在店家的建议下,陈卫国要了两个八股油条。
不得不说,这八股油条,是徐州这边的特色,
陈卫国跑了这么多地方, 还真是只在徐州这边看到这种油条的做法。
据店老板说,八股油条泡食它汤里,是徐州这边最经典的吃法。
油条泡食它汤里,吸足汤里的味道,
咬一口。
嗯!好吃,贼香!!!
陈卫国一连吃了两个八股油条。
肚子有个五分饱了。
但是想到难得来徐州一趟,他还想尝尝其他的吃法。
于是又要了一个牛肉锅贴,一个韭菜煎包、一个荠菜煎包、半笼猪肉馅蒸包,
主打的就是一个雨露均沾,将可能的吃法,尝个遍。
松软或酥脆的主食很好的中和了汤的浓稠感,
吃完之后不干口,满口留香。
当然,吃的过程中,肯定少不了小菜的搭配。
什么酸萝卜、腌洋葱、凉拌海带丝,一样整了一点,酸辣爽口,解腻又提味。
吃饱喝足,陈卫国又按照刚才吃的打包了一份。
他准备留着这个做午饭吃。
到时候,在空间里,用蒸锅加热一下就好。
离开雅门食它汤,陈卫国开车来到了最近的加油站。
开了这段时间,陈卫国才知道,这个bJ212是个好车,就是有点费油。
一箱油加满,跑不了四百公里,十足的油老虎。
不是陈卫国心疼油钱,主要还是嫌老是加油麻烦。
要不是加油站对私人加油有限制,陈卫国真想在空间里备上个几吨汽油。
要是车子没有了,收进空间,一个念头,车子就能满血复活。
哪像现在这样,要是不及时把油加满,
很可能就会耍耍它的大小姐脾气,把你给扔路上。
加完油,陈卫国正式踏上了前往滕州市的旅途。
这个时期的国道,出了城区,就是一言难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