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学名张好古 > 第六百一十六 元氏县被破

第六百一十六 元氏县被破(2/2)

目录

元氏县,这座古老而宁静的小城,一直以来都在岁月的长河中安稳地流淌着。县城的街道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房屋,有古朴的民居,也有庄严的官衙。街边的小商小贩们,正为了生计忙碌着,孩子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全然不知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

清军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清军将领骑在一匹黑马上,眼神中透露出贪婪与凶狠。他们在县城外扎下营寨,随后便派出使者进城招降元氏县县令刘业嵘。

刘业嵘,这位在官场沉浮多年的官员,此刻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他深知清军的残暴,一旦抵抗,元氏县必将生灵涂炭,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守是守不住的。

为了一邑百姓能免遭兵火屠戮,他心中五味杂陈,但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决定献出城中的财物。

元氏县开始了一场匆忙的筹备。百姓们被召集起来,将家中的马匹、财物等一一献出。经过一番忙碌,共献给清军马骡一百一十三匹。这些马骡,原本是百姓们用于耕地、运输的重要工具,如今却成了献给清军的贡品。

还有白银四千三百三十三两,这是百姓们辛苦积攒多年的财富,此刻却要拱手相送。此外,还有彭缎一匹、良缎一匹、绸六十三匹、纱罗绫十匹,共七十五匹,这些精美的绸缎,原本是用来制作衣物、装点生活的,如今却成了换取暂时安宁的筹码。甚至连银杯托盘二对,也被当作礼物献给了清军。

刘业嵘以为,献出这些财物后,清军会放过元氏县。然而,他错了。对于清军来说,元氏县就像一只被拔下獠牙的老虎,看似无害,却依然有着他们觊觎的东西。清军并没有因为这些财物而收敛他们的恶行。

清军入城后,就像一群饿狼冲进了羊群。他们四处烧杀抢掠,将县城搅得一片混乱。房屋被点燃,熊熊大火冲天而起,浓烟弥漫在整个县城的上空。那滚滚的浓烟,仿佛是元氏县的哭诉,诉说着它的悲惨遭遇。

当清军退走后,情报人员踏入这座县城时,眼前的景象让他触目惊心。详细记载了他所看到的情况:“虽飞灰烟卸,尚瓦砾骈填。焦头烂额之状,入目惨心。儿啼妇泣之声,入耳痛念”。曾经繁华的县城,如今变成了一片废墟,瓦砾堆积如山,到处都是烧焦的痕迹。孩子们在废墟中哭泣,妇女们在一旁悲伤地抽泣,那凄惨的哭声,仿佛是从地狱传来的哀号,让人听了心如刀绞。

另收集到的文人记载:“戊寅兵变,所过遭焚。邑中民舍,一炬几尽”。清军所到之处,一片火海,城中的民舍几乎被烧得一干二净。那些曾经温馨的家园,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美好与如今的凄凉。

而在这场灾难中,元氏县的百姓们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其中,有许多英勇不屈的女性,她们用自己的生命扞卫了尊严。根据生还人所说,这位情报人员记载了两位令人敬佩的女性。

阎氏,是生员高笏的妻子,年仅二十二岁。崇祯十一年冬,贼寇(清军)过犯,她被拥掳前去。面对敌人的暴行,阎氏没有丝毫的畏惧。她以头触石,鲜血顿时流了出来,但她依然不肯屈服。敌人恼羞成怒,又以刀慑之,然而阎氏骂不绝口,最终惨遭杀害。她的英勇事迹,让人为之动容。本县申文旌奖,以表彰她的忠贞与不屈。

石氏,是何起凤的妻子,年二十余。崇祯十一年冬,贼寇逼犯,她被掳强行。石氏不愿受辱,毅然投于井中。敌人将她引出,她假意答应前行,趁敌人不备,再次投于井中。当敌人再次捞起她时,石氏已经气绝身亡。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尊严的坚守。

清军的行为,与被攻陷之城邑并无区别,他们不但将元氏建筑焚毁殆尽,而且对士民展开了奸淫杀戮。整个元氏县,成了人间炼狱。

事后,朝廷得知了元氏县的情况,也对刘业嵘的行为做出了处理。朝廷以刘业爃以献币,应降身碟妻子为奴,父母兄弟流二千里。刘业嵘原本是为了保护百姓,却落得如此下场。他的命运,就像元氏县的命运一样,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