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肥乡陷落,亡万人(1/2)
十二月初三日,清军次发动了进攻。他们兵分多路,试图从不同的方向突破肥乡县的防线。路家堡河口、西南庄张儿寨西韩等庄、唐家曈辛安镇贾北堡、风火村刘家寨、杜家堡等村,都成为了战斗的焦点。
路家堡河口,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是一片平坦的农田。乡兵们在这里设置了障碍物,阻挡清军的骑兵。
当清军试图清除障碍物时,乡兵们从两侧的树林中杀出,对清军进行了侧翼攻击。清军陷入了混乱之中,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
西南庄张儿寨西韩等庄,地势较为复杂,村庄周围是一片丘陵和树林。典史师朝譲带领着乡兵们,利用地形优势,挖掘了陷阱,布置了竹签。
当清军的骑兵进入陷阱时,纷纷落马,被竹签扎得遍体鳞伤。乡兵们趁机发动攻击,将清军打得节节败退。
唐家曈辛安镇贾北堡,位于一片开阔的平原之上,但周围有一些小山丘。典史师朝譲再次展现出了他的英勇和智慧。
他带领着乡兵们在小山丘上设置了了望哨,及时掌握清军的动向。当清军接近时,乡兵们从山丘上冲下来,对清军进行了突然袭击。清军被打得措手不及,狼狈逃窜。
风火村刘家寨,村庄周围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操官任三省、苗之畅等带领着乡兵们,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他们熟悉地形,利用房屋和街道作为掩体,对清军进行了灵活的攻击。清军在狭窄的街道中难以施展骑兵优势,被乡兵们打得晕头转向。
杜家堡等村,义男常来旺、操官石孕秀等也带领着乡兵们,坚守在河口,与清军进行了顽强的战斗。他们不畏强敌,奋勇杀敌,用自己的生命扞卫着家乡的尊严。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肥乡县的乡兵乡勇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利用地理优势,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战术,有效地阻挡了清军的进攻。同时,可以看到除了地方主政官员的组织和领导外,乡绅和义民们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乡绅们不仅捐献了钱粮,支援城防建设,还亲自参与到战斗中来。他们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号召乡中百姓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清军。
义民们则积极响应号召,为乡兵们提供后勤保障,送水送饭,救助伤员。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为乡兵们的战斗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在上下齐心协力的守御堵截下,清军的进攻一次次被击退。他们损失惨重,士气低落。面对肥乡县坚固的防线和顽强的抵抗,清军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进攻的计划,选择了撤退。
当清军的渐渐远去,肥乡县的百姓们欢呼雀跃,他们相拥而泣,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这场战斗,不仅保卫了肥乡县的安全,也彰显了肥乡县百姓们的团结和勇气。
肥乡县的这场保卫战,告诉我们,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的时刻,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利用好身边的一切资源,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它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十二月初一日,阴云如墨,沉沉地压在邱县的上空。凛冽的寒风呼啸着,似是在呜咽着即将到来的灾难。清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气势汹汹地朝着邱县扑来,马蹄声、喊杀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邱县的吏民们望着城外那密密麻麻的清军,心中满是绝望。他们深知,以邱县这薄弱的防御,根本无法抵挡清军的进攻。于是,有人提出背着知县高重光一起逃走。众人围在高重光身边,急切地劝道:“大人,如今清军势大,邱县已不可守,您还是跟我们一起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