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 第474章 落荒而逃

第474章 落荒而逃(2/2)

目录

什么好人坏人,你不与她们讲,我便替你说了。

舅舅是唯恐天下不乱吧

我这乃是为你扬名,还没要你谢我呢,你小子不要不知好歹,哼,自古有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舅舅————

杨巔得意洋洋大笑道:“你两个不知这小子身份吧他如今名扬天下,多少世家贵人,达官显士,想要邀为座上宾,请其一诗一词呢,没想到今日竟然在我杨家画舫中撞见了,你们是怎么认识的怎么竟然还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呢”

杨瑶儿结结巴巴道:“六叔,你,你怎么就知道赵兄便是那个作罗敷辞青青歌的赵大才子呢————”

杨清琪看向杨巔,也露出同样不解的目光。

杨巔道:“你两个在家中呆傻了,不出外走动,只是平日听人传播事情,全没经验眼力。”

“谁,谁说的。”杨瑶儿偷瞅了一眼赵倜,辩解道:“我————与琪姐姐可是江湖女儿呢!”

“还江湖女儿”杨巔嗤笑道:“这艘画舫外面便有世家標誌,而且还有杨家的徽记,什么江湖女儿能拥有这种样式的船来”

“这,这————”杨瑶儿看向赵倜:“赵兄又不认得这些,不认得————”

她越说越低,最后垂下头去,但隨后又抬起:“六叔,你不要顾左右而言其他,还没说你怎么就知道赵兄便是那个作诗词的赵才子呢”

杨巔气笑道:“我怎么就顾左右而言其他了赵倜这个名字本就少见,天下估计也无几人,何况还是在玉州一地,你不知道那赵大才子就是玉州人吗”

“可,可无几人並非就一定没有,说不定重名的也住在玉州呢”杨瑶儿不服道。

“嗯,就算有,就算也住在玉州,可说不上多大年岁,是否读书之人,就算也读书,但眾所周知,赵才子就读於玉州州学,州学內哪还有第二个名叫赵倜的如果有,不早就传扬出去,叫人分辨吗,赵书生出身玉州州学,又叫这个名字,不是名传天下的赵大才子,又是谁”杨巔哼哼道。

“啊这个,这个————”杨瑶儿哑口无言,不由撅起小嘴看向赵倜:“赵兄,是,是你吗————”

赵倜嘆了口气,伸手抚额:“瑶儿小姐,实不相瞒,確实便是在下————”

“真的是赵公子!”杨清琪上前两步,妙目看向赵倜,眼中呈现一抹惊喜无比之色。

“赵兄,赵兄————”杨瑶儿想了想,同样露出欣喜笑容:“赵兄原来就是那个大诗人,我和琪姐姐可是仰慕赵兄许久呢。”

“不过隨手作了几首诗词罢了,实在值不得二位姑娘的敬仰,在下受之有愧啊。”赵倜乾笑两声,有些警惕地道。

“不是的赵兄,你不知道我在华州时候就和琪姐姐来往书信,谈论你的诗篇呢,我们两个都是喜欢的不得了,想那秦姑娘还有诸葛姑娘莫姑娘,何其幸运,竟然能得赵兄写诗传播当代,流传后世。”杨瑶儿两眼冒著小星星道。

“是啊,秦罗敷、诸葛青青、莫愁三女都为天下十大名,可侄女你和清琪也是十大名,她三人都有传世诗作,你二人却没有,实在是太可惜了。”

赵倜闻言,立刻瞪向杨巔。

舅舅你什么意思

我没意思。

没意思是几个意思

没意思就是没意思。

舅舅说这话在暗示什么是在给外甥找麻烦吗

谁叫你不弹奏一曲给我听了。

之前还有商量,现在绝对不弹!

哼,不弹就不弹,以后你就等著继续麻烦吧!

“赵兄————”杨瑶儿这时双眼似乎要滴出水来:“我————”

赵倜眼皮跳了跳,这个时候也不能再顾什么礼节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继续呆下去,必然会揽一身事情出来。

“瑶儿小姐,在下就此告辞了,以后有机会再共聚相聊吧。”他说著也不管杨巔堵在门前,硬生生就往出闯。

“啊,赵兄你————”杨瑶儿呼道。

“你小子还真闯啊!”杨巔见状不由瞪了瞪眼。

眼看两人就要碰在一起,杨巔身形一侧,闪出条道来:“小子太没有礼貌了,恃才傲物,过於狂妄,不过我做长辈的怎好与你一般见识呢————”

赵倜哪管他说什么,心想还是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为上,否则看杨瑶儿和杨清琪的自光,想法已是昭然若揭,自己可实在不想再给谁单独作诗了。

他来到船板,接著跳上江岸,就要直接逃之夭夭,这时杨瑶儿和杨清琪已至甲板,望著他的身影杨瑶儿大声喊道:“赵兄,赵兄,下次什么时候再见”

赵倜哪敢回头,慌忙应了一句:“瑶儿小姐,有缘自会相见的。”说罢,加快步伐,往家中赶回。

回去家里天色渐晚,夕阳落下一半,赵父正在院內劈柴,见他不悦道:“怎么这般时候才归来学堂不会现在才放学吧”

赵倜道:“那却不是,只是————同学相邀,去论谈曲乐之道了,在外面已经吃完晚饭。”

赵父哼了一声:“读书须用心,专心致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科考得中之前,还是心无旁騖的好!”

“你知道什么,那乐道乃六艺之一,科举也是要考些的。”赵母这时走出房间,白了赵父一眼道。

“哦”赵父纳闷道:“竟然会考这个”

赵倜点了点头:“是会考的,不过极少,只是一点而已,也不会涉及现场演奏之类。”

“原来这样————”

赵父露出思索,刚想说话,却见赵母笑吟吟望著赵倜:“我儿,可有姑娘一起谈论探討”

赵倜苦笑道:“娘,州学又无女子就学,哪来的姑娘呢————”

“你们学堂和女学也不算隔的太远吧,总有来往的时候,你之前几次不是说”

“娘,我不和你讲了,我吃过饭了,现在回屋读书。”赵倜挠了挠头,急忙往自己房中走去。

开了房门进入,刚点上灯火,猛一回头便看赵灵儿站在门口,顿时嚇了一跳:“妹妹,你干什么这么无声无息的。”

赵灵儿两条小眉毛抖了抖,幽幽地道:“大锅,我想看看葫芦。”

赵倜道:“天都黑了,看什么看,明天早晨再看吧,不然我明日放学早归给你看。”

赵灵儿不乐道:“谁知道明晚大哥会不会继续在外鬼混,能不能早归。

“”

赵倜气道:“这叫什么话,哪里学来的以后不许说这种市井粗口。

赵灵儿弱弱地道:“同学说的,我听了便记住了,谁知道是粗口。

赵倜皱眉:“你那同学————算了,后天大哥休沐,想看到时给你看个够。”

赵灵儿闻言顿时有些高兴:“大锅说话算数”

“算数,算数。”赵倜点头:“我要读书了,妹妹也去温习温习功课,然后早点睡吧。

“好,那我回去了,大哥可记得不要反悔。”赵灵儿说著转身,朝主房而去。

赵倜看她进去那边房內,回身將门栓好,然后开始读书。

不知不觉几个时辰过去,明月將至中宵之时,他放下手中书卷,伸了个懒腰。

隨后沉思了片刻,去旁边书箱內取出那本精绝元气功的羊皮册,回至桌后观看了起来。

gt;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