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 第724章 庙堂谋北征,王府藏野心

第724章 庙堂谋北征,王府藏野心(2/2)

目录

赵元俨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看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好啊,赵宗全,这一去太原,可就别想再回汴京了。

到时这汴京便是咱们父子俩的了!”

次日清晨,禹州郡王府的大门刚打开,内侍省的太监就捧着明黄圣旨走了进来。

赵宗全穿着一身月白常服,听闻圣旨到了,连忙慌慌张张地整理衣冠,带着儿子赵策英跪在正厅的青砖上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原路遭辽贼袭扰,军民不安,特命禹州郡王赵宗全为太原留守,携子赵策英赴太原,统筹太原路军政要务,收拢中路军残部,配合西路军顾廷烨收复云州。望卿不负朕望,早日平定边患,钦此。”

太监尖细的声音落下,赵宗全却迟迟没有接旨。

他手指微微颤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元丰帝的身体近来越发不好,他若离了汴京,万一宫里出了什么事,他这个尚书左丞根本插不上手。

再说太原路刚经历大败,耶律淳和萧干又不是易与之辈,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

“郡王,接旨吧。”

太监见他不动,语气带着一丝催促,手中的圣旨微微向前递了递。

赵策英悄悄用膝盖碰了碰父亲的腿,低声道:“父亲,接旨吧。”

赵宗全这才回过神,双手接过圣旨,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臣赵宗全,接旨。”

待太监走后,赵宗全立刻拉着赵策英进了书房,“砰”地一声关上房门,语气急切:“策英,你可知这一去太原意味着什么?陛下身体不好,康王又在汴京虎视眈眈,咱们离了京,万一……”

“父亲,儿子知道您担心什么。”

赵策英打断他,语气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胸有成竹。

他走到案前,铺开太原路的舆图,手指点在雁门关的位置,“可您想过没有,您在汴京虽位居二品,却处处受康王和政事堂掣肘,根本没有多少实权。如今去太原,手里握着太原路十几万禁军的兵权,这才是真正的资本!”

赵宗全皱着眉,手指捏着舆图的边角:“可耶律淳能以两万兵马打败高遵裕十万大军,绝非易与之辈,万一他偷袭太原……”

“父亲放心。”

赵策英眼中闪过一丝自信,“耶律淳虽骁勇,却无粮草接济,他若敢偷袭太原路,顾将军定会从西路出兵夹击,到时候他首尾不能相顾,必败无疑。

再说,太原是龙兴之地,雁门关、宁武关皆是天险,咱们到了太原,只需收拢残部,守住关口,不必急于进攻云州。

顾廷烨和曹盖都是当世名将,夺取云州不过是时间问题,咱们只需配合他们,就能分到军功。”

赵宗全沉默了。

他知道儿子说得有道理,可心里的不安却丝毫未减。

他看着赵策英年轻却异常沉稳的脸,突然觉得这个儿子似乎比他想象的更有城府。

“可是……”

赵宗全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赵策英打断:“父亲,机不可失。咱们若不去太原,康王迟早会找借口削咱们的权;去了太原,至少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再说……”

赵策英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眼神闪烁了一下。

他没告诉父亲,宫里淑妃周盛雪肚子里的孩子根本不是元丰帝的,而是他的。

去年正旦宴会后,他喝醉了酒,意外撞见了被元丰帝冷落的周盛雪。

周盛雪不甘心做康王的棋子,便和同样有野心的他勾结在一起,怀上了他的孩子。

如今周盛雪在宫里吹枕头风,让陛下派他们父子去太原,就是为了让他远离汴京的视线。

等孩子生下来,再设法让孩子继位,到时候周盛雪做太后,他赵策英就是辅政王,这大周的江山,迟早是他的。

这些话,他不能告诉父亲。

赵宗全太过谨慎,知道了反而会坏事。

他只需让父亲相信,去太原是为了夺取军功,掌握兵权。

“淑妃娘娘怎么了?”

赵宗全疑惑地问。

“没什么。”

赵策英掩饰道,“儿子前些日子去宫里送礼,听说淑妃娘娘在陛谢她。”

赵宗全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他看着舆图上太原的位置,心里慢慢盘算了起来。

儿子说得对,去太原或许真的是个机会。

只要手里有了兵权,就算汴京有变故,他也能自保,甚至……

想到这里,赵宗全眼中闪过一丝决心:“好,就依你所言。咱们明日就收拾行装,赴太原!”

赵策英看着父亲终于松口,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升起的朝阳,心里暗道。

父亲,你放心,等咱们拿到太原的兵权,再让淑妃娘娘的孩子继位,这大周的江山,很快就会是咱们禹州郡王府的了。

而此刻的雄州帅府,一身戎装的徐子建刚接到赴居庸关的圣旨,正忙着收拾行装。

他看向窗外,目光落在北疆的方向。

高遵裕兵败,东辽虎视眈眈,耶律淳盘踞云州,这北征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但他身为大周的北平郡王,守土有责,就算前路艰险,他也必须走下去。

“来人!”

徐子建高声喊道,声音透过庭院传到门外,“备马,即刻前往雄州军营,调兵赴居庸关!”

门外传来亲兵的应答声,徐子建最后看了一眼南方,转身大步走出房门。

阳光洒在他的铠甲上,映得他的背影格外挺拔。

北疆的战事,才刚刚开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