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宋义声(二)(1/2)
下朝后,宋义声在礼贤殿的偏殿雅集堂见到了郑安雅。只见郑安雅问他:“知道朕为何找你来吗?”
宋义声道:“外臣不知,还望西帝陛下提点。”
郑安雅笑道:“那你有话要对朕说吗?”
“这……”宋义声揣摩着她的意思,谨慎地说:“外臣有个不情之请,还望陛下……”
“请朕庇护你?”郑安雅道。
“非也。”宋义声道:“外臣斗胆,恳请陛下庇护纪明达的家眷。”
“你是说李佩岚和纪琛瑞母子?”
“正是,陛下知道他们?”宋义声有些诧异。
郑安雅道:“你们的事朕略有耳闻。敢以一己之力对抗半个朝堂,朕佩服你的勇气。”
宋义声道:“陛下谬赞,外臣愧不敢当。臣以为,若论勇气李佩岚之勇犹在臣之上。陛下您可知道,当他们母子来到外臣面前时,外臣几乎认不出她来。为了躲避唐谨言的爪牙,她换上男人的衣服,给自己和孩子的脸上抹了黑泥、头发上撒了稻草,装扮成难民一路进京,直至长乐国边境方才换上干净的衣裳。这一路风餐露宿最是折磨人,李佩岚三十出头的年纪看着竟好似五十岁。即便如此,她依然坚信邪不胜正,更相信世上一定有愿意为她丈夫沉冤昭雪的人!”
郑安雅颔首道:“实在难得。你放心,无论李佩岚在渤海国得罪了什么人,只要他们母子进入高昌国境内,朕可以确保他们平安无事。”
宋义声跪拜道:“多谢陛下。”
郑安雅笑道:“你只顾着好友的家眷平安与否,自己的安危可曾考虑过?纪明达案牵扯到林长晔,你这次得罪的人可不小啊。”
宋义声道:“陛下,清源君乃正直之人,不会因此记恨外臣。”
郑安雅指着他叹道:“你呀,说你傻吧,你偏偏看得通透;说你聪明吧,几句话就得罪了半个朝堂。林长晔或许不会为难你,但他的子孙、门人可未必!你大闹朝堂,让山、川、井、田四个家族的人怎么看你?即便这次如你所愿,田文澜、井弘毅这些人都被罢免了,以后东帝就不再用这几家的人了?林长晔是谁?他不仅仅是清源君、东帝的弟弟,还是那四家人的老祖宗!你连他们老祖宗的脸都敢打,他们能和你好好相处?”
宋义声沉默良久,道:“此事的确是外臣思虑不周,当时只想着替好友恢复名誉、将恶人绳之以法,没有多想别的。外臣见东帝陛下在朝堂上并未提起纪明达一案的处理结果,还以为……”
“你以为东帝要包庇他们,所以故意在大朝会上提这件事,好借着朕的名头对渤海国施压,以达到为纪明达昭雪的目的?”郑安雅笑道。
宋义声低头道:“是外臣狭隘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外臣惭愧!”
郑安雅给他赐座,见宋义声惶恐地坐了半边屁股,不禁笑道:“方才在朝堂上如此慷慨激昂,这会儿怎么蔫儿了?”
宋义声慌忙起身告罪。郑安雅挥挥手让他坐下:“好啦好啦,玩笑都不禁开。你这脾气是随了谁呀?”
宋义声道:“儿时听祖母讲,外臣这脾气像高祖母。”
“高祖母?隔那么多代啊,你没见过她吧?”郑安雅惊讶地说。自己不过随口问一句,没曾想宋义声竟然如此认真地回答起来,还追溯到高祖母那一辈上去了。
宋义声道:“她是外臣祖母的祖母,外臣未曾见过。不过小时候总听祖母和她的兄弟姐妹们提起她老人家,说她是女中豪杰,她的孙子女、曾孙、玄孙们都不及她的一半。”
“那你高祖母是个什么样的人?”
宋义声拱手道:“陛下见笑了,外臣家世平庸,高祖母只是个书院的院长,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人物。”
“那可未必,教书育人乃百年大计,哪怕只是个教书的夫子也可以是非凡的人物。她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高祖母名叫宋招娣。”
“宋招娣?宋招娣……朕想起来了,当年她和柏云仙一起并称为‘书院双姝’,一同获得了‘上师’的称号。”郑安雅道。
见西帝依然记得宋招娣,宋义声不禁有些激动:“正是,高祖母与柏云仙上师是至交。”
郑安雅颔首道:“她俩已经故去几十年,那时候柏云仙朕还见得多些,宋招娣似乎只见过一两次,已经记不清她的长相了。听闻她从青藤书院毕业之后回到了故乡,一直致力于女童的教育。”
宋义声道:“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