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对部落未来的新思考(1/2)
“这些都还好说,还有秋耕呢?明年种多少地?在哪里种?休耕哪一片的土地?这些都要确定好。”
负责农耕的石雪,此时也有些急躁,“要是明年人口继续增加,本部周围的耕地也要相应的增加,而本部周围也没有多少空闲的土地了,这个也要想办法解决。”
熊洪只能摇头苦笑,这么多事情要处理,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哪一件都需要很多时间精力的投入。
“当务之急就是秋耕,秋收之后的这些土地,要尽快清理出来,养上一个冬天,明年才好耕种……石雪,这些事情你都安排好了吧?”
熊洪看着石雪,虽然大家都沉浸在秋收的喜悦之中,但他没有忘记,要想明年也有如此大的收获,在下雪之前进行秋耕,很是重要。甚至可以说秋收之后,最基础的事情就是秋耕。
“族长放心吧,这些事早就安排好了,等这两天把收下来的粟籽全部翻晒一遍,存到粮仓里之后,就可以进行。”
秋耕这件事,不仅仅是熊洪操心,石雪以及所有农耕队的族人,都不会忘记。
“多亏熊材大哥从芦苇原送过来的牲口,这两天把所有的装备都配齐后,我们这里就能一次性拿出来近700组耕牛。”
看到石雪的给他的眼神,熊石也开口说道,
“那些已经耕种过一次以上的熟田,只要稍微再犁上一遍,或者干脆用耙耙一遍,土质就能松软下来,等到明年春耕的时候,再耙一遍施上肥料,那就又是一块好田。”
“不错,但最好还是用犁往深翻一下土,这样土地会越来越肥沃。”
石雪说的不错,这些土地虽然已经种过一遍,但为了保证接下来的时间,这些土地都能持续耕作,那就需要养地。
养地就是深翻土地、施肥以及除草。
“秋耕应该也慢不到哪里去,这么多牲口和犁耙,我们有信心在半个月内完成今年土地的秋耕。”
石雪说这些还是很有可能的,一套牛犁组合,只需要一个族人就能运转起来,正常情况下,差不多一天就能犁上两三亩,整个部落700套牛犁组合,一天就是1500亩左右,所以赶在下雪结冰前,把这些土地给翻上一遍,问题应该不大。
犁完之后就是用耙清理出去田地里的草根和粟根,这一步其实是最重要的,好在今年是用垄作法来耕种,粟杆的根部大部分都藏在堆好的土垄里,只要铁犁一下去,这些根就能轻松地被刨出来。
“嗯,这些事情交给你们,我很放心,需要我提供什么的,尽管开口,要人还是要牲口,都可以直接跟我说。当然这些收获的粟籽,你们也要尽快晒干存放到粮仓里。”
熊洪点点头,其实不用他多说什么,这些队长自己就会把要做的事情给做好,尤其是这种重要的事情,任谁都不敢马虎。
“此外,周围村落的秋收,可能的话,也要派人去帮忙,哪怕每个村子只派过去一支小分队,那也是不可多得的力量……早点帮,他们就能早点将粟籽给收回来。”
“好了,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今晚也没有别的事情,快点回去歇一歇,有什么事情,等明天再说吧。”
看熊洪下达了“逐客令”,众人便从座位上站起,向熊洪和队长们彼此拱手之后,便纷纷从宗庙离开。
等人都走光之后,熊洪双脚泡在温水里,大脑放空,任由思绪四处发散。
有了这两年的巨大收获,熊部落总算是迈入了农业种植时代,只不过这种种植规模依旧很小,对这个时代的改变也几乎没有太大影响。
但总归是有一些改变的,至少跟熊部落打交道并建立关系的这些部落,个个都受到了熊部落耕种和养殖的影响,不知不觉间,以熊部落的文字、语言为自己文字语言的部落越来越多,而生活方式和共同的文化习惯,也开始让他们逐渐向熊部落融入。
而这也让熊洪有了更大的想法,或者说,野心。
这倒不是说他想在这个原始社会,搞一个国家什么的出来,这很不现实,像现在这种情况,在百年之内能够形成一个稳固的部落,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说到底,还是生产力决定的,熊部落就算具有后世科技时代的一些技术,但那还是原始社会。
人口数量、生产力水平,这两个问题不解决,要想更进一步,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他的想法自始至终,都是尽可能的提升部落的生产力。不管是设立明观院研究各种能够“用得上”的技术,还是建造藏书院编写各种理论“教材”,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部落的生产力,转变族人的习惯,让他们思考。
而不是一步到位,将文明演化所需要的时间积累,浓缩到很短的时间内,从而达到生产力的提升——实际上,熊洪甚至觉得,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该走的路,哪怕是弯路,也不可能避免。
历史的惯性,可不是他一个小小的部落族长能改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