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眼睛(1/2)
姓高的没有进帐篷,在看我和鲍哥拿回来的东西,帐篷里只有我们两个,我试探着问:“王哥,你是风水师?”
姓王的转过身看着我:“我也是略懂一些,不是那么专业。”
“哦,我老家像您这样的人,非常挣钱,选个墓地少则几百,多则几万块钱,你能教教我不?”
姓王的说:“我哪里能教人啊,我还是个半吊子呢。”
“您太谦虚了,王哥你说这里风水怎么样?”
姓王的说:“这里风水不错,特别是那个寨子,位置选的非常的刁钻,依山傍水的,后山的这个墓也不错,有名堂,左右环抱,但是又非常的不合理。”
我装作好奇的问:“王哥,怎么不合理了?”
姓王的想了想,随后摇摇头:“算了,说了你也不懂。”
“王哥,我不懂才问您么,您说说,就当睡前故事了。”
“那个寨子三阶梯,后面的山按理说不应该是墓,而是寺、庙、观、宫、祠、庵,受拜祭么,要是墓的话就不太合理了。”
姓王的说的很对,这里的风水的确不同,违背常理,但是他说寺、庙、观、宫、祠、庵,是受祭拜的的确没问题,但是也有不同。
别看有时候这几个字会组在一起出现,但是意思可不同,很多人理解错了,像“祠” 和 “庙” 有相似之处,的确是用于祭祀,这么说也没太大的毛病,但是咱们老祖宗可厉害了,汉字代表的意思不不同。
要是细分起来,像“祠” 更侧重于纪念特定的人物或家族,它可以是为纪念有功誉的名臣良将而建,像杭州的岳王祠,也可以是家族为供奉祖先,传承家风而设的宗祠,记录着家族的历史,血脉和荣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民间自发修建的祠,用来纪念对当地有突出贡献的人,比如纪念治水英雄的李冰祠,这些祠堂,承载着人们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
而“庙”最初是古人祭祀天地鬼神,祖先圣贤的场所,古代祭祀可是国家头等大事,庙的种类特别多,应用也特别的多,像 “文庙”和“武庙”,像曲阜孔庙祭祀至圣先师孔子,解州的关帝庙供奉武圣关羽,还有祭祀家族祖先的家庙,这些庙,和佛教,道教并没有直接关联。
你会听到很多人说,老和尚,我把你庙拆了,那不是说庙,而是对这些字理解错了,并不是佛教是庙,寺庙在一起也是一个通称,以后出门不要说错话。
“我说,王哥,祠和庙算不算是墓啊。”
姓王的被我这么一说,眉毛皱了起来,片刻后对我说:“兄弟,你懂风水?”
我摇摇头:“王哥,你太看得起我了,我哪里懂什么风水啊,我小时候上青城山,遇见一个道长,道长教我一些而已。”
姓王的眼神里根本就不相信,我说:“加上我上过学,学的就是历史,所以懂一些。”
“这么说还算是合理,兄弟,你说的对,要是你这么说,墓在后山也说的过去。”
“是吗?我听说像您这样的风水师,都是可以点石成金,一看就能找到墓的入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