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 > 第565章 充满了侵略性

第565章 充满了侵略性(2/2)

目录

林泰, 找到了一处他心目中,最完美的观察点。

那,是一处距离据点, 直线距离,约摸只有两百米的小土坡。

这个距离,已经,危险到了极点。据点了望塔上的哨兵,只要,稍微,用望远镜,进行一次仔细的全面搜索,就有可能,发现他存在的痕迹。

但是,风险,往往,与收益,成正比。

只有,在这个距离上,他才能,看清那些,足以决定成败的、“魔鬼细节”。

这里的灌木, 生长得,异常茂密, 一簇簇的、长满了尖刺的藤蔓,与半人高的、宽叶的羊齿植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完美的绿色屏障。这里,能提供,极好的隐蔽。

林泰,如同蟒蛇一般,缓缓地,将自己的身体,挤进了灌一丛最浓密的中心。他,调整着姿势,让身体的每一寸肌肉,都与身下的土地,紧密贴合,将自己的轮廓,彻底,消弭于自然环境之中。

然后,他,拿出了自己的武器——一具高倍率的、经过军方特殊镀膜处理的、即便是在阳光下,也不会产生丝毫反光的军用望远镜。

他,趴在灌木丛中, 将望远镜,缓缓地,举到眼前。

霎那间,那个两百米外的、充满了肃杀之气的据点,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拉”到了他的面前。

一切,纤毫毕现。

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据点的每一个细节, 对于林泰来说,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融入了血液的艺术。

他的目光,没有丝毫的迟滞,第一个,就锁定在了那个最高、也最具威胁的建筑上——了望塔。

塔上的哨兵,很年轻,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他的脸上,带着一种,被长时间的、枯燥的站岗,所熬出来的、麻木的倦意。他手里的枪,虽然,依然,保持着警戒的姿态,但,他的眼神,却有些涣散,时不时地,会瞟向远处的天空,或者,低头,看看自己的脚尖。

他,在熬时间。

林泰的心里,冷静地,做出了第一个判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正午的太阳,越来越毒辣,将了望塔上那层薄薄的铁皮,烤得,几乎要冒出烟来。那个年轻的哨兵,脸上的汗水,像小溪一样,不断地,流淌下来。

终于,两个小时,到了。

塔下,传来了另一个士兵的脚步声。换岗的时间,到了。

林泰,瞬间,屏住了呼吸,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交接的、短短的一瞬间。

接岗的士兵,同样,一脸的不耐烦。他,有些匆忙地,爬上了望塔,与前一任哨兵,几乎没有任何语言上的交流, 只是,极其敷衍地,碰了一下手,便算,完成了交接。而那个,已经,熬了两个小时的年轻哨兵,更是,如蒙大赦,一刻也不愿多待,立刻,便转身下塔,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十秒。

漏洞!

林泰的瞳孔,骤然,收缩了一下。

专业的岗哨交接,是防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需要,上一班岗,详细地,向下一班岗,交代观察时间内,所发现的一切异常情况,并共同,对警戒区域,进行一次视野确认。

而眼前这,如同“赶集”一般的交接,无疑,暴露出了这个据点,在管理上的、巨大松懈。

这,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时间上的“缝隙”。

他的目光,从了望塔上移开,开始,扫视房屋间的巡逻兵。

巡逻队,由两个人组成。他们,正沿着房屋之间的空地,进行着例行的巡逻。林泰的猜测,得到了印证。他们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看起来,疲惫不堪。 眼神里,更是,看不到丝毫的警惕,只有,一种按部就班的、机械式的麻木。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巡逻路线, 是如此的固定, 如此的,一成不变。从A点到b点,需要多少步;在c点的拐角,会停留几秒钟……林泰,只观察了两个来回,就已经,将他们的行动模式,彻底,刻进了自己的脑海。

这,不是巡逻。

这,是在“走流程”。

这,又是一个,空间上的“死角”。

如果说,之前的发现,还只是,让林泰,觉得“有希望”的话。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则让他,彻底,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摸到了一条“大鱼”。

中午时分, 据点外,那条土路的尽头,扬起了一阵烟尘。

一辆墨绿色的、看起来,保养得极好的吉普车, 呼啸而来,最终,稳稳地,停在了据点的入口处。

车门打开,车上,下来一名, 肩上扛着闪亮将星的、军官打扮的人。 他的军服,熨烫得,笔挺,脚上的军靴,擦得,锃亮。他,与据点里,那些衣衫汗湿、满身尘土的普通士兵,形成了极其鲜明的、格格不入的对比。

据点内的士兵, 在看到他的一瞬间,仿佛,是被瞬间通上了高压电一般,所有人的身体,都猛地,一僵。随即,他们,都用最快的速度,立正、敬礼, 眼神里,充满了敬畏,甚至,是……恐惧。

可见, 这名军官的军衔不低。

林泰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

这个据点,竟然,有这种级别的人物,亲自前来视察?

这,绝不寻常!

那名军官, 对周围的敬礼,视若无睹。他,径直,走进了位于据点中间的、那座,看起来,最坚固的房屋。

而那座房屋,正是,之前,被林泰,在心里,标记为“指挥部”或“通讯中心”的、核心建筑。

他,约一小时后, 才从房屋里,走了出来,然后,又在几名士兵的簇拥下,匆匆上车,离开了。

来去如风。

林泰, 将这一切,都仔细地,记下。 将这名军官的相貌、军衔、抵达和离开的精确时间,以及,他所进入的那座建筑的方位……这些,看似零散的细节, 却如同一块块关键的拼图,在他的大脑中,迅速地,拼接、组合,逐渐,勾勒出了一个,惊人的真相——这个据点,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兵站或前哨。它,很有可能,是一个区域性的、临时的指挥节点!

他,一边,继续观察着,同时,在心里, 飞快地,评估着攻击的可行性。

据点的防御,确实, 如同他最初判断的那样,严密。 那交叉的火力网,依旧,像一张无形的、死亡的大网,笼罩在每一个角落。

但, 经过了这几个小时的、抵近的侦察,他,已经,不再认为,它是无懈可击了。

因为,再坚固的堡垒,都是由“人”来操纵的。而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疲惫、懈怠、和麻木。

而这些,就是,他能够利用的、最致命的武器!

他的望远镜,最后,定格在了据点的西北角。

那里的铁丝网, 不知道,是由于,长时间的雨水冲刷,还是,当初架设时的疏忽,有一处, 与固定桩连接的地方,略显松弛。 它,在风中,会发出,极其轻微的、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晃动。

这个细节,如果,是在五百米外,根本,无法察觉。

但是,在两百米的距离上,在林泰这双,经过千锤百炼的、猎鹰般的眼睛里,它,却像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显眼。

那,可能是, 一个潜在的突破点。

下午, 天空,毫无征兆地,沉了下来。

之前,还毒辣刺眼的太阳,被大片大片、从远方山脉背后,翻涌而来的、厚重如铅的乌云,彻底吞噬。空气中,那股令人窒息的闷热,迅速,被一种潮湿的、带着泥土腥气的凉意所取代。

一场山雨,即将来临。

果然,不到十分钟,豆大的雨点,便从那灰色的天幕上,砸落下来,“噼里啪啦”地,敲打着林泰身上,那茂密的伪装和身下的灌木丛。

天气转阴,开始下起了小雨。

冰凉的雨水,顺着他的脸颊、 脖颈,肆无忌惮地滑落, 很快,就浸透了他最里面那层作战服,带走了他身体里,最后一丝热量。

但,他, 却仿佛,是一尊,由花岗岩雕刻而成的、最坚韧的雕塑,依旧,一动不动, 甚至,连眼皮,都没有多眨一下。

他的身体,在忍受着寒冷和潮湿的侵袭。但,他的意志,却如同一块,被烈火,反复煅烧过的精钢,早已,将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摒弃在外。

他,需要, 完整地,记录下敌人,一整天的活动规律。

白天的规律,他已经掌握。但是,恶劣天气下的规律呢?雨天,是否会让他们的巡逻,变得更加松懈?当光线,开始变暗时,他们的防御部署,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些,都是,足以影响整个行动成败的关键变量。

他,不能错过。

雨,越下越大,在林泰与那个据点之间,挂上了一道厚厚的雨帘,让视野,变得,有些模糊起来。

但他,依旧,在看。

他,看到,了望塔上的哨兵,将领子,竖了起来,身体,不自觉地,向着塔楼的内侧,缩了缩,以躲避那斜打过来的雨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