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 > 第563章 并不安稳

第563章 并不安稳(1/2)

目录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战友。蒋小鱼还在徒劳地,调整着通讯设备的频率,额头上,已经急出了一层汗。何晨光靠在墙边,似乎是睡着了,但紧皱的眉头和不时抽动一下的伤腿,显示出他睡得,并不安稳。

疲惫、伤痛、弹药消耗过半、与后方失联……

所有的理智,都在告诉他,现在,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撤退。

但是,林泰的目光,再次,落回了那张地图上。那小小的、红色的圆圈,像一个充满了魔力的旋涡,深深地,吸引着他。

机会……

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一旦错过,就再也不会有了。

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地窖里冰冷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这个决定,将关系到整个小队的生死存亡,他必须,负起这个责任。

不知过了多久,似乎是一个世纪,又似乎,只是一瞬间。

地窖入口的缝隙处,传来了一阵轻微的、泥土松动的声音。是放哨的张冲,爬了回来。

“队长,”他的声音,压得极低,“雨停了。”

林泰猛地,睁开了眼睛。

天快亮时,雨渐渐停了。

那持续了一整夜的、如同催魂曲般的雨声,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寂静。

林泰知道,黎明,快要来了。

而黎明,对于他们来说,既意味着希望,也意味着,更大的危险。

他做出了决定。

“小鱼,别试了,”他开口,声音,因为长时间的沉默,而显得有些沙哑,“节省电量。大鹏,你进来,替何晨光,警戒入口。让晨光,睡一个小时。小鱼,你也是。一个小时后,我们出发。”

林泰安排大家轮流休息,自己则继续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地,研究那张地图。

他的大脑,此刻,已经变成了一台超频运转的处理器,疯狂地,计算着每一个变量——距离、地形、敌人的反应时间、己方的体力状况、可用的武器弹药……

他注意到,地图上标注的那个据点,距离他们现在的位置不远, 如果走直线,翻过两座山脊,只有五公里左右。 而且,地图上还特意,在据点旁边,画了几个如同云朵般的符号,这通常,代表着,那片区域,常年,被雾气笼罩。

这,简直是天赐的掩护!

时间,在无声地,流逝。

地窖里,响起了何晨光和蒋小鱼,那沉重而均匀的呼吸声。他们,实在是太累了。哪怕,只有一个小时的深度睡眠,也足以,让他们恢复一部分至关重要的体力和精力。

天色蒙蒙亮时, 一丝丝微弱的、灰白色的光线,从地窖入口的缝隙中,艰难地,渗透了进来,勉强,驱散了那极致的黑暗。

林泰叫醒了正在轮休的队员。

他没有大声呼喊,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何晨光和蒋小鱼,几乎是在他手指触碰到身体的瞬间,就猛地,睁开了眼睛,身体,本能地,做出了一副戒备的姿态。这是无数次生死考验,烙印在他们骨子里的本能。

“时间到。”林泰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抱怨睡眠不足。

大家简单吃了些干粮, 那是几块干硬得,能把牙齿硌掉的能量棒。他们面无表情地,就着水壶里冰冷的雨水,机械地,咀嚼、吞咽。这,不是享受,只是为了给即将到来的、又一场高强度的战斗,补充最基础的燃料。

然后,收拾装备,准备出发。

他们检查着枪械的每一个部件,将弹匣,压得满满当当,把手榴弹的保险,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那“咔哒、咔哒”的、金属摩擦碰撞的声音,是此刻,地窖中,唯一的交响乐,冰冷、清脆,充满了肃杀之气。

“全体都有,”林泰将那张手绘地图,在众人面前,展开,“我们的任务,有变动。”

他用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那个画着圆圈的“毒蝎”符号上。

“根据地图标注,这个可疑的指挥所,距离这里,只有五公里左右。 我决定,放弃原定撤退路线,改为,对其进行一次武装侦察。搞清楚它的兵力部署和防御结构。有没有问题?”

没有人提出异议。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和林泰一样的、疯狂而炽热的火焰。他们是尖刀,尖刀的宿命,就是永远,向着敌人最核心、最要害的地方,刺去!

“很好。记住,我们这次,只是侦察。除非万不得已,不许开一枪。”

林泰说完,将地图,重新,仔细地,折好,放入怀中。然后,他第一个,攀出了地窖。

外面的世界,已经不再是漆黑一片。

一层浓得,几乎化不开的、乳白色的晨雾,笼罩了整个山林。能见度,不足十米。远处的树木,都只剩下了一个个模糊而诡异的轮廓,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的鬼影。

这,正是他们最好的掩护。

他们决定,趁早晨雾气未散时,前去侦察。

“出发!”

林泰带头, 如同一柄无声的利刃,第一个,切入了那片白茫茫的雾气之中。

小队成散兵队形,悄无声息地,穿行在晨雾中。 每一个人的脚下,都像是垫了厚厚的海绵,落地无声。他们彼此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战术距离,既能相互策应,又不至于,因为过于集中,而被敌人一网打尽。

何晨光的腿伤,依然在严重地,影响着他的行动。 每走一步,那重新包扎过的脚踝,都会传来一阵阵钻心的剧痛。但他咬紧牙关,坚持跟上队伍, 没有发出一丝一毫的呻吟,只是额头上, 不断沁出细密的汗珠, 然后,又被冰冷的雾气,所凝结。他将大部分的重量,都压在了那支被他当作拐杖的狙击步枪上,在湿滑的泥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圆形的印记。

张冲端着那挺沉重的机枪,走在队伍的右侧。 他魁梧的身躯,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头沉默的巨熊。他的眼神, 充满了警惕,如同两盏探照灯,一刻不停地,扫视着四周的、那些影影绰绰的丛林。他的手指,始终,虚扣在扳机上,随时,准备,泼洒出最猛烈的、足以撕碎一切的金属风暴。

蒋小鱼,在左翼。 他的身形,最为灵活。他不时蹲下身,观察地面上那些被雾水打湿的痕迹, 寻找着任何可能存在的、人为的迹象——被踩断的树枝、不自然的脚印,甚至是,某种特殊的、不属于这片丛林的气味。他是队伍的“猎犬”,负责嗅探出潜在的、无形的危险。

展大鹏,则永远地,走在最后,负责断后。 他习惯性地,倒退着行走,锐利的目光,始终,注意着身后的动静, 确保,没有任何“尾巴”,跟上他们。

雾气很浓, 浓得,仿佛是某种有形的、具有实质的物质。它像最厚重的天鹅绒帷幕,将整个世界,都严严实实地,包裹了起来。能见度, 急剧下降,不到五十米。 甚至,连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林泰,回头时,都只能勉强看到排在第二位的何晨光,那一个模糊不清的、如同鬼魅般的轮廓。至于队尾的展大鹏,则早已,被这无边无际的浓雾,彻底吞噬,仿佛,他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般。

但这支小队,并没有因此,而陷入混乱。

他们,就像一个精确校准过的、拥有五个独立部件的有机体,依靠着无数次训练所培养出的、深入骨髓的默契,维持着完美的战术队形。他们听不到彼此的呼吸,甚至,看不到彼此的身影,但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彼此的存在。那是一种超越了视觉与听觉的、属于顶级战士之间的特殊感应。

林泰,就是这个有机体的“大脑”与“眼睛”。他放慢了脚步, 每一步,都踩得异常沉稳、踏实,为身后的队员,提供一个清晰的、可以追随的节奏。他的左手,紧紧地,握着那只军用指南针, 即使在这样几乎无法视物的环境中,那根小小的、顽固的磁针,依旧坚定不移地,指向北方,像一个忠诚的、绝不会撒谎的向导。他的右手,则不时地,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那张手绘地图, 借着晨雾中那微弱的散射光,艰难地判断着方向。

这,是一次极度危险的“盲航”。

他,就像一个孤独的船长,驾驶着一艘幽灵船,航行在充满了未知暗礁与致命旋涡的迷雾之海。他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判断失误,都可能,让整艘船,连同他最信任的船员们,一起,撞得粉身碎骨。

林泰的内心,平静得,如同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这片平静的“水面”之下,他的思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地,进行着计算与推演。地图上的每一条等高线,每一个代表着山脊或溪流的符号,都在他的脑海中,被迅速地,转化为一个立体的、三维的沙盘模型。他必须,将这个虚拟的沙盘,与自己脚下,那真实而模糊的触感,进行实时的、精确的比对。

这片区域,地形复杂,丘陵连绵起伏, 如同大地沉睡的脊背。灌木丛生, 那些带着棘刺的、不知名的植物,在浓雾中,张牙舞爪,像一个个潜伏的、随时准备择人而噬的怪物。行走其间,衣服,被不断地,挂住、撕扯,发出一阵阵,极其细微的、令人心惊肉跳的“刺啦”声。

对于普通的行军者来说,这里,是地狱。

但对于他们这支执行渗透任务的小队而言,这里,很适合隐蔽行动。

每一道山脊的背面,都是一座天然的掩体;每一片茂密的灌木丛,都是一个绝佳的藏身之所。而这漫天的大雾,更是上帝赐予他们的、最完美的伪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