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2章 庆国公脸皮真厚!(2/2)
离爆炸位置较远,躲过一劫的阿拉伯将士已经懵住了,呆呆地看着面前被炸得血肉横飞的同袍。
阿拉伯统帅和几位将领隐约听过大唐的火器,呆滞过后,很快便猜出了这玩意到底是什么。
“这……我们这还怎么打?”说话的阿拉伯将领目光呆滞。
武器差距太大了。
他们要拿下王城,便要消耗干净唐军的这些武器,那便要他们手底下的人用命去填。
最重要的是……“他们到底有多少这些东西,还有没有其他后手,我们一概不知。”
“我们真的还要打吗?”
……
王城内,上到贵族,下到普通百姓,同样被这两声炮响,吓得一脸懵逼。
等他们弄清楚这响声代表着什么的时候,全部呆住了。
原本得知阿拉伯大军攻城,还怀有各种心思的贵族们,一下子歇了各种打算。想闹事的阿拉伯百姓,也默默地撕掉了计划,当作无事发生。
一时间,王城内居然前所未有的和平。
连朱亮带着军队上门收账,都要顺利许多。
以往他总是要带着军队威胁上一番,对方才不甘不愿地松口,将银子还给他。如今他刚登门,迎面便是对方讨好的笑,还有连本带利奉还的银子。
压根不用朱亮多费口舌。
“果然,”朱亮离开时候,自言自语道:“武器才是最好的谈判利器。”
阿拉伯大军围攻了半个月,不要说攻下王城了,他们连靠近城门都没办法做到。
眼见大唐的主力军快要打来了,他们城内防守空虚,继续打下去,折损太大的话,怕是大唐主力军一到,他们连一抗之力都没有。
阿拉伯大军趾高气昂地来,灰溜溜的跑了。
可惜,哪怕他们选择保存实力,放弃了继续围攻王城,等大唐主力军抵达城下时,依然没能抵挡多久便被拿下。
被押在唐军军中的马尔万,眼睁睁看着阿拉伯落入罗马和大唐手里,还没来得及看大唐和罗马因为瓜分战利品闹起来,便被人押往长安。
正如马尔万所想的那样,薛仁贵等人,与罗马大军,对战利品的分配发生了矛盾冲突。
罗马主帅看着薛仁贵,怒气冲冲:“薛将军,你莫要忘记了,大唐和罗马关于怎么瓜分阿拉伯,早有约定!”
“你们现在忽然改了主意,出尔反尔,算怎么回事!?”
薛仁贵不为所动,“那时候我们也没有想到,你们罗马这么差劲,你们居然只打下了三分之一的城池,连阿拉伯西侧的城池都没能全部拿下。”
按照原本约定,阿拉伯城池是罗马与大唐,一边一半的。只是后来罗马王子做出掳走天竺公主的事,罗马才让出两座城池,包括王城,来安抚庆国公的怒火。
可那时候,他们以为罗马是主力军,大唐主要是配合牵制,再拿下部分城池,自然愿意和阿拉伯一人一半。
结果,罗马把自己军队吹嘘得厉害,却只有这么点实力,反而是大唐成了攻打阿拉伯的主力军。
他们可不愿意吃这个亏。
罗马主帅被说得面红耳赤,既恼怒又无话可反驳。
他们比唐军出兵更早,结果最后反而是唐军拿下的城池更多,甚至他们拿下第一座城时,也多亏了唐军进攻,扰乱了阿拉伯的部署和士气。
没办法,罗马主帅只能先传信回罗马,薛仁贵也传信回了大唐。
在双方皇帝没有给出最终意见前,他们除了每日唇枪舌战,试图从对方嘴里咬下更大的战果外,便是暂时先稳住他们各自打下来的城池。
为了以防万一,薛仁贵还暗中传信至西域,暗中调集了一批军队向阿拉伯赶来。
一来是因为大唐拿下的阿拉伯城池较多,他们要镇压这些城池,确保万无一失的话,需要更多兵力。
二来,防止罗马为了抢夺他们打下的城池,对他们下手。
两边一下子僵持了下来。
……
马尔万被军队押着一路赶往大唐,在途经西域时,马尔万看着一扫以往的荒芜,变得欣欣向荣的西域,震惊不已。
这来往的商人旅人,居然不比阿拉伯差多少。
沿途见到的少数能够耕种的田地,里面的粮食亦是长得极好,不像以往因为缺水,总是蔫蔫的。
在马尔万再亲自坐上蒸汽火车后,整个人茫然不已。
他当初为什么要动小心思,往大唐安插探子不够,在暗探和大唐前朝余孽勾结时候,不加以阻止,反而还乐见其成?
还任由他们袭击罗马使团后,嫁祸给庆修?
他是活得不耐烦了,给大唐奉上攻打阿拉伯的借口吗?
大唐能够造出这种钢铁巨兽,岂是他们阿拉伯能够轻易招惹试探的?
马尔万追悔莫及,大唐素来重礼,如果不是他先将把柄递给了大唐,也不至于会让大唐和罗马联手进攻。
只知道大唐士人脸皮薄,丝毫不知庆修脸皮厚得很,李二也是个看着衣冠堂堂,装模作样,实则脸皮一样厚得很的马尔万,根本没有想到。
大唐不是在发现阿拉伯把柄后,才答应罗马联手对付阿拉伯的。
甚至早在罗马想联合大唐动手前,庆修便已经安排人给他挖坑了,只不过因为罗马的出现,庆修比原计划提早不少而已。
一无所知的马尔万,抵达长安后,望着许久未见的庆修,眼神复杂。
既恨大唐、恨庆修派兵攻打阿拉伯,又恨自己给了大唐进攻阿拉伯的理由。
“马尔万,许久不见了。”朝堂上,庆修对上马尔万眼神,一派风轻云淡地和他打招呼。
而押着马尔万上殿的禁卫军,则直接朝着马尔万的膝盖踹了一脚,喝道:“见到陛下,还不快跪下!”
马尔万一时不备,被踹得跪倒在地。他凶狠地回头瞪视了一眼踹他的禁卫军,刚欲说些什么,便被庆修抢了先。
“陛下,阿拉伯已经覆灭,昔日阿拉伯君主毕竟与大唐有几分情分在,不若留他一条性命,将他养在长安。”
朝堂上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纷纷惊叹:庆修的脸皮,怎么能这么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