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斋 玄山不负,初心如鉴(1/2)
春和景明,玄山之巅的氏祖祠堂前,青石板路被晨露浸润得发亮,两侧苍劲的古柏间,悬挂着“以鉴护宝,以心守业”的鎏金匾额,在晨光中折射出温润而坚定的光泽。
陈轩身着熨帖的深色唐装,袖口绣着极简的玄山纹,手中捧着一方掌心大小的鉴心玉——这方由父亲匿名寄来的传家宝,玉质通透,内里隐现云雾流转的纹路,仿佛藏着玄山氏千百年的风雨沧桑。他站在祠堂门前,身后跟着苏晴、小林、阿木,还有张馆长、李警官等并肩作战的伙伴,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释然。
一年前,西北古城遗迹的硝烟散尽,“黑鸢”组织彻底覆灭,27件国家一级文物重归国有,填补了玄山氏考古史上的空白;玄山鉴宝联盟在风波中站稳脚跟,成为遏制文物走私、规范行业秩序的中流砥柱。而今天,是陈轩履行承诺,正式以玄山氏传承人的身份,在祖祠立下守业誓言的日子。
“进去吧。”张馆长拍了拍陈轩的肩膀,声音里满是欣慰,“你父亲若在,定会为你骄傲。”
陈轩点头,深吸一口气,推开了祠堂那扇厚重的朱漆木门。门轴转动的“吱呀”声,像是跨越时空的呼应,祠堂内,数十尊玄山氏先祖的牌位整齐排列,香炉中袅袅青烟升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岁月的味道。最前方的供桌上,摆放着修复完整的玄山文书、那片带有鸢鸟纹的青铜残片,还有父亲留下的那本泛黄的日记。
苏晴端着一盏清茶,轻轻放在供桌左侧,轻声道:“这一年,联盟接待了上万名市民,举办了十二场公益鉴宝活动,查获仿冒文物三百余件,协助警方破获走私案件七起。我们用行动,守住了‘鉴宝人’的底线。”
小林翻开手中的文件夹,语气坚定:“《鉴宝行业公约》已经有全国两百三十家机构签约,我们建立的文物溯源数据库,收录了近万件文物信息,从源头上遏制了造假走私的空间。王总等内鬼的案例,也成了行业合规培训的警示教材。”
阿木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基地改造的文物修复中心已经投入使用,我带的三个徒弟都能独立处理简单的文物修复工作了。现在西北古城遗迹那边,也安排了专人值守,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打文物的主意。”
陈轩听着伙伴们的话,目光扫过供桌上的物件,仿佛看到了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联盟挂牌日的惊险对峙、货舱里排除炸药的惊心动魄、西北遗迹地宫中的殊死搏斗、父亲日记里那些藏着牵挂与坚守的文字……从最初那个凭借“天眼”天赋崭露头角的鉴宝师,到如今扛起行业责任的守护者,这条路,他走得踏实,也走得坚定。
他将鉴心玉轻轻放在父亲的日记旁,玉面映照出先祖的牌位,也映照出他眼底的光芒。“小时候,父亲教我认玉石纹路,说‘鉴宝先鉴心,心正方能辨真伪’。那时候我不懂,只觉得鉴宝是谋生的本事。直到遇见‘黑鸢’,看到那些被走私的国宝、被破坏的遗迹,我才明白,鉴宝人的手里,握着的不仅是文物的真假,更是文明的传承。”
陈轩的声音在寂静的祠堂里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黑鸢’以为,掌控了窖藏、拿到了溯源图,就能掌控玄山氏的传承。但他们错了,玄山氏真正的传承,从来不是那些冰冷的文物,而是‘以鉴护宝,以心守业’的初心,是 geions 坚守的责任。”
他缓缓俯身,对着先祖牌位深深鞠躬:“今日,陈轩在此立誓,此生定当恪守初心,以玄山鉴宝联盟为根基,护文物周全,正行业风气,让玄山氏的传承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若有违背,甘受先祖责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