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四一)(2/2)
第1080章 戈壁归途与心之航向
戈壁的落日像一块烧红的烙铁,沉在远处连绵的沙丘尽头,将漫天云霞染成浓烈的橘红与酱紫。陈轩一行人踏着被夕阳拉长的影子,踩着松软的沙砾往临时扎营的方向走,身后的崖壁早已被风沙重新半掩,那幅承载着玄山氏传承的壁画,仿佛又回到了沉睡的岁月里,只在他们四人的记忆中,留下滚烫的印记。
阿木走在最前面,手里握着一根枯树枝,时不时弯腰在沙地上划拉几下,确认着方向。他的步伐依旧稳健,只是偶尔会回头看一眼陈轩,眼神里比来时多了几分复杂的敬意。“再走半个时辰就能到营地了,今晚的风应该会小些,我们可以生堆火,烤点风干肉。”他的声音带着西北人特有的爽朗,打破了归途的宁静。
苏晴把相机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什么稀世珍宝。相机里存着壁画的每一个细节,从玄山氏先祖额间的竖眼,到他们手中的玄鉴镜,再到那些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古器物,每一张照片都凝聚着刚才那震撼人心的瞬间。她侧头看向身边的陈轩,见他一路沉默,只是低头摩挲着胸前的青铜三目佩,便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还在想壁画里的事?”
陈轩抬起头,看向远处被夕阳镀上金边的沙丘,轻轻“嗯”了一声。青铜三目佩的温度似乎还未完全褪去,刚才在壁画前感受到的那股暖流,仿佛还在血液里流淌。他想起壁画中玄山氏先祖们鉴宝时的专注,想起他们守护文物时的坚定,也想起他们后人因迷失初心而导致家族衰落的遗憾。那些画面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让他心里沉甸甸的,却又充满了力量。
“我在想,传承到底是什么。”陈轩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以前我觉得,天眼和玄鉴镜只是一种能力,能帮我鉴别真伪,赚点钱,保护身边的人就够了。但今天看到那些,我才明白,玄山氏的传承从来不是什么独门绝技,而是一份责任。”
小林走在后面,听到陈轩的话,忍不住点了点头。他想起自己在拍卖行工作时,见过太多人为了利益,把赝品炒成天价,把真迹贱卖给黑市商人,那些珍贵的文物在他们眼里,不过是牟取暴利的工具。以前他只能在心里暗暗不齿,却无力改变什么,直到遇到陈轩,他才觉得自己也能做些什么。“你说得对,”小林感慨道,“以前在拍卖行,我见过太多文物被糟蹋,却只能看着。但跟着你这一路,从揭穿元青花赝品,到协助博物馆鉴别文物,再到现在找到玄山氏的传承,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陈轩回头看了看小林,又看了看苏晴和阿木,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从潘家园偶遇苏晴,到小林求助揭开拍卖调包案,再到这次西北之行遇到阿木,一路走来,他身边聚集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这些人或许没有天眼,没有玄鉴镜,但他们都有一颗正直的心,都愿意为了守护文物而付出努力。
“其实‘玄山鉴宝联盟’这个想法,我在第一次遇到那个跨国造假集团的时候就有了。”陈轩放慢脚步,和大家并肩走着,“但那时候我只是觉得,单凭我一个人,对付不了那么大的组织。可现在我明白了,联盟不仅仅是为了对抗坏人,更是为了把那些真正热爱文物、愿意守护文物的人聚集起来,让大家一起为了这份传承而努力。”
苏晴眼睛一亮,停下脚步,兴奋地说道:“这个想法太好了!我们可以利用各自的专长,你负责鉴宝,我负责调查和记录,小林可以利用拍卖行的资源联系藏家和官方机构,阿木还能帮我们在西北这边寻找线索。这样一来,我们就是一个完整的团队了!”
阿木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就是个戈壁向导,能帮上你们就好。不过你们要是以后还来西北,找遗址,找文物,尽管找我,我保证把你们安全地带进去,再安全地带出来。”
小林也跟着点头:“我在拍卖行这么多年,认识不少藏家和专家,回头我可以联系他们,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加入联盟。有了这些人的支持,我们的联盟肯定能越来越壮大。”
看着大家热情高涨的样子,陈轩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成立联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是“黑鸢”那样的强大对手,还有业内的各种利益纠葛,甚至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只要身边有这些伙伴,他就有信心坚持下去。
“等我们回到滨海市,就正式开始筹备联盟的事。”陈轩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们要制定章程,租个办公室,还要联系警方和博物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虽然这条路可能会很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做好。”
说话间,他们已经走到了临时扎营的地方。几顶帐篷孤零零地立在沙地上,旁边堆着一些枯枝和行李。阿木熟练地开始搭建篝火,苏晴则拿出相机,开始整理白天拍的照片,小林则帮忙检查帐篷的固定情况,陈轩则坐在一旁,拿出地图,仔细研究着刚才在壁画前青铜三目佩投射出的那个模糊坐标。
虽然刚才在壁画前,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传承的感悟上,但那个坐标他还是记在了心里。他隐隐觉得,那个坐标指向的地方,或许藏着更多玄山氏的秘密,也可能和“黑鸢”的黑市网络有关。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回到滨海市,把联盟的事筹备好,等一切步入正轨,他再来探索这个坐标的秘密。
篝火渐渐燃了起来,跳动的火焰驱散了戈壁的寒意,也照亮了大家的脸庞。阿木拿出随身携带的风干肉和馕,放在火上烤着,空气中弥漫着肉香和麦香。大家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聊着天,从西北的风土人情,聊到各自的经历,再聊到未来联盟的规划,气氛轻松而热烈。
苏晴拿出相机,对着篝火和大家拍了一张照片,笑着说道:“这张照片就叫‘戈壁夜话’吧,等以后联盟壮大了,我们再回头看这张照片,肯定会觉得特别有意义。”
陈轩看着照片里大家的笑容,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次西北之行,不仅让他对玄山氏的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他不再是那个只想守护身边人的鉴宝师,而是要成为一个带领大家守护中华文物的领导者。
“等联盟成立了,我们还要做一件事。”陈轩突然说道,“我们要建立一个文物数据库,把我们鉴别过的真迹、遇到的赝品、以及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信息都记录下来,让更多人了解文物的价值,知道如何辨别真伪。这样一来,不仅能打击造假和走私,还能让更多人参与到文物守护中来。”
小林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认识一些做信息技术的朋友,可以请他们帮忙搭建数据库。到时候,我们还能和博物馆、警方共享数据,这样打击文物犯罪就更有针对性了。”
阿木虽然不太懂什么数据库,但他还是点了点头:“只要能帮上忙,你们尽管说。我可以在西北这边帮你们收集线索,很多牧民都在戈壁里见过奇怪的东西,说不定就能帮你们找到流失的文物。”
篝火越烧越旺,大家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他们聊到深夜,直到困意来袭,才各自回到帐篷休息。陈轩躺在帐篷里,听着外面风沙的声音,却没有丝毫睡意。他拿出青铜三目佩,放在手心,借着帐篷外透进来的月光,看着佩饰上那三只灵动的眼睛。
“先祖们,你们放心,我一定会继承你们的遗志,守护好中华文物。”陈轩在心里暗暗发誓。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大家就收拾好行李,准备启程返回滨海市。阿木依旧走在最前面,为大家指引方向。戈壁的清晨很冷,空气中弥漫着沙砾的味道,但大家的心里却暖暖的,充满了期待。
坐在越野车的副驾驶座上,陈轩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沙丘,心里已经开始规划起联盟的筹备工作。他知道,回到滨海市后,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新的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越野车在戈壁中行驶着,朝着远方的城市驶去。车后扬起的沙尘,像是一条长长的尾巴,在戈壁中留下了一道清晰的痕迹。这道痕迹,不仅是他们西北之行的见证,更是他们守护文物之路的起点。
陈轩知道,一场关乎文物守护和历史传承的战斗,即将在滨海市拉开序幕。而他和他的伙伴们,已经准备好了迎接这场战斗。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对抗那些破坏历史和文化的坏人,守护好中华大地上的每一件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