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眼鉴宝:我的传奇鉴宝人生 > 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三七)

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三七)(2/2)

目录

第1072章 残布与老驼

戈壁的沙暴像场短暂的狂怒,当最后一阵裹挟着碎石的狂风撞在凹坑崖壁上,发出沉闷的“轰隆”声后,天地间的嘶吼渐渐平息。陈轩最先睁开眼,摘下蒙在脸上的防风巾,呛人的土腥味依旧弥漫在空气里,但能见度已经恢复了不少——远处的雅丹地貌重新露出狰狞的轮廓,只是原本清晰的沙丘被风削得变了形状,像被揉乱的沙盘。

“沙暴停了?”苏晴揉着眼睛坐起来,她的头发被沙粒缠成了结,发梢还挂着几片枯草。刚想抬手梳理,就被阿木拦住:“先别碰,沙子磨皮肤,等找着水源再好好清理。”说着,他已经站起身,踩着没过脚踝的软沙走到凹坑边缘,朝着外面望了望。

陈轩也跟着站起来,胸口的伤口被动作牵扯得微微发疼,低头看时,冲锋衣上的破口处还沾着暗红的血渍,只是血已经凝固了。他活动了下手腕,昨夜被震麻的触感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轻盈——就像蒙在眼前的一层薄纱被掀开,连远处沙丘上随风滚动的石子,都能看清它表面的纹路。

“青铜三目佩……”他下意识摸向胸口,佩饰冰凉温润,和寻常古玉无异,可陈轩清楚记得,沙暴来临前那阵灼热的指引,还有与盗墓贼对峙时骤然提升的反应力,都源于这枚传承自玄山氏的古佩。他抬头看向西北方,那里是古城遗址的方向,也是三目佩首次与玄鉴镜共鸣的地方,或许,戈壁深处还藏着更多关于传承的秘密。

“骆驼还在!”小林的喊声打断了陈轩的思绪。他抱着裹着文书的油布包跑过去,指着凹坑外不远处的沙丘:“你看,它们没跑远,就在那边啃沙棘呢!”

几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三头骆驼正低着头,在一簇枯黄的沙棘丛旁咀嚼着什么。阿木松了口气,快步走过去检查骆驼的状况——驮包虽然被风沙吹得歪歪扭扭,但捆扎的绳子没松,水囊和干粮也都完好。“万幸,这些家伙通人性,知道在凹坑附近等着。”阿木拍了拍领头骆驼的脖子,从驮包里翻出几块压缩饼干分给众人,“先垫垫肚子,咱们得赶紧离开这里。”

“离开?不等盗墓贼了?”苏晴咬了一口饼干,干硬的饼渣卡在喉咙里,她赶紧喝了口水,“那些人肯定还在附近,说不定还等着抢文书呢!”

“等不到了。”阿木蹲在沙地上,用手指拨弄着地表的沙粒,“沙暴把所有痕迹都盖住了,他们找不到咱们的踪迹,而且戈壁里的水源有限,他们不会在一个地方耗太久。”他顿了顿,抬头看向陈轩,“更重要的是,刚才沙暴来的时候,我好像听到了狼嚎。这地方靠近‘野狼沟’,沙暴过后,狼群最容易出来觅食,咱们得尽快赶到下一个补给点。”

陈轩点点头,他也注意到凹坑外的沙地上,散落着几枚凌乱的脚印——不是人的,而是兽类的蹄印,足有巴掌大,边缘锋利,显然是野狼留下的。“听你的,先离开这里。”他接过阿木递来的护目镜戴上,目光却突然被沙地上一处异样的痕迹吸引了。

那是在凹坑入口左侧的崖壁下,沙层相对紧实,没有被风沙完全吹散。陈轩走过去蹲下身,用手指拨开表面的浮沙,露出一块巴掌大的黑色物体——不是石头,而是一块烧焦的布料,边缘还卷着焦黑的毛边,摸上去硬邦邦的,像是被火烤过。

“这是什么?”苏晴也凑过来,好奇地打量着那块布料,“像是冲锋衣的料子,难道是盗墓贼留下的?”

陈轩没有说话,他仔细观察着布料的纹路——这是一种防水防风的户外专用面料,和刚才追他们的盗墓贼穿的冲锋衣材质相似。但让他在意的不是布料本身,而是布料下方的沙地上,隐约印着一个浅浅的印记,像是某种符号。他用手轻轻拂去周围的沙粒,印记渐渐清晰起来:那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像是一只展翅的鸟,翅膀末端带着弯钩,线条粗糙,却透着一股诡异的凌厉。

“这是……”小林皱着眉,努力回忆着什么,“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符号!对了,上次在滨海市的黑市调查时,有个掮客的手腕上,就纹着类似的图案!”

陈轩心里一动,他想起在古沉船案结束后,小林曾提过黑市上有个神秘的组织,成员身上都会有特殊的标记,而这个组织的幕后操控者,就是那个代号“黑鸢”的人。难道说,刚才追他们的盗墓贼,就是“黑鸢”的手下?

“阿木,你见过这个符号吗?”陈轩指着沙地上的印记问。

阿木蹲下身看了半天,摇了摇头:“没见过。戈壁里的商队和牧民,都会有自己的标记,但从来没见过这种鸟形的符号。”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沙子,“不管是什么,咱们先走吧,太阳快落山了,天黑前要是赶不到补给点,就麻烦了。”

陈轩点点头,将那块烧焦的布料塞进冲锋衣口袋里——这或许是他们目前唯一能找到的,与“黑鸢”相关的线索。他帮着阿木将驮包重新捆扎好,几人各自跨上骆驼,朝着下一个补给点的方向出发。

骆驼的蹄子踩在沙地上,发出“沙沙”的声响。风已经停了,空气里的沙尘渐渐沉淀下来,露出湛蓝的天空。苏晴坐在骆驼上,手里拿着相机,时不时按下快门,拍摄着戈壁的落日。她忽然转头看向陈轩,好奇地问:“陈轩,你刚才和盗墓贼打架的时候,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样了?我感觉你反应特别快,好像能提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陈轩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可能是被逼急了,潜能爆发吧。”他没有说实话——青铜三目佩的秘密,还有玄山氏的传承,目前还不能让太多人知道,不是不信任苏晴和小林,而是担心他们会因此卷入更深的危险。

苏晴显然不信,撇了撇嘴:“什么潜能爆发,我看你肯定是有什么秘密瞒着我们。不过没关系,等你想告诉我们的时候,自然会说的。”她转过头,继续摆弄着相机,镜头对准了远处的沙丘,“对了,刚才沙暴的时候,我好像拍到了什么。等回去了,把照片导出来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盗墓贼的踪迹。”

陈轩心里一喜:“真的?那太好了!要是能拍到他们的样貌或者骆驼的特征,对咱们后续的调查会很有帮助。”

小林也凑过来,兴奋地说:“是啊是啊!苏晴,你的相机可是专业的,就算是在沙暴里,应该也能拍到一些东西吧?”

苏晴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那当然!我这相机可是防水防沙的,别说沙暴了,就算是在水里,也能拍清楚。不过现在不能看,得等找着电源,把照片导到电脑里才能放大查看。”

几人说说笑笑,原本紧张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阿木骑着骆驼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提醒他们注意脚下的流沙。夕阳西下,将几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金黄色的沙地上,像一幅流动的剪影画。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处的沙丘上,出现了一座简陋的土坯房,那是戈壁里的补给点,供过往的商队和探险者歇脚。阿木指着土坯房,高兴地说:“到了!前面就是补给点,咱们今晚就在这里过夜。”

几人加快速度,朝着土坯房走去。刚走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淡淡的烟火味。阿木推开门,里面黑漆漆的,只有角落里点着一盏煤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房间的一角。

“有人吗?”阿木喊了一声。

角落里的阴影里,突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谁啊?这么晚了还来这里。”

几人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羊皮袄的老人,正坐在火堆旁烤火。他的头发和胡子都白了,脸上布满了皱纹,像戈壁里风化的岩石。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打量着门口的几人。

“老人家,我们是来歇脚的,路过这里,能不能借个地方住一晚?”阿木笑着说,从驮包里翻出一包茶叶递过去,“这是我们带来的茶叶,您尝尝。”

老人接过茶叶,闻了闻,脸上的警惕渐渐消失了。他指了指旁边的空地:“坐吧。戈壁里不太平,沙暴刚过,你们能找到这里,也算运气好。”

几人放下驮包,围坐在火堆旁。苏晴从包里拿出压缩饼干和罐头,分给老人一份。老人接过罐头,打开盖子,用勺子舀着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问:“你们是来戈壁里探险的?”

“算是吧。”陈轩点了点头,“我们想去西北方向的古城遗址看看,听说那里有很多古代的遗迹。”

老人听到“古城遗址”四个字,动作突然顿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害怕,又像是怀念。他放下勺子,叹了口气:“那地方……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啊。几十年前,有一群考古队去那里,结果再也没回来。后来有人说,那里闹鬼,还有人说,那里藏着魔鬼。”

“闹鬼?”小林好奇地问,“老人家,您见过吗?”

老人摇了摇头:“我没见过,但我年轻的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说过。那座古城,是很久以前一个叫‘玄山’的部落建立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消失了。有人说,他们是被风沙埋了,也有人说,他们是被诅咒了。”

陈轩心里一动,老人说的“玄山部落”,会不会就是玄山氏的祖先?他刚想追问,就见老人突然站起身,朝着门口走去:“天不早了,你们早点休息吧。记住,晚上别出去,戈壁里的夜,很危险。”说完,老人走进了里屋,关上了门。

几人面面相觑,苏晴小声说:“这老人好奇怪啊,一提到古城遗址,就变得怪怪的。”

“可能是有什么往事吧。”陈轩笑了笑,“不管了,先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他从包里拿出睡袋,铺在地上,又摸了摸胸口的青铜三目佩——老人的话,让他更加确定,这座古城遗址里,一定藏着玄山氏的秘密。

夜深了,戈壁的夜空格外明亮,星星像钻石一样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上。陈轩躺在睡袋里,却毫无睡意。他想起白天在沙地上看到的鸟形符号,想起老人说的玄山部落,还有那个神秘的“黑鸢”。一切线索都像散落的珠子,等着他去串联起来。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里屋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他悄悄起身,走到里屋门口,透过门缝往里看——老人正坐在煤油灯旁,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木盒,盒子里装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群穿着考古服的人,站在一座古城遗址前,其中一个年轻人,长得和老人有几分相似。

陈轩心里一震,难道老人和几十年前失踪的考古队有关?他正想推门进去询问,就见老人突然抬起头,朝着门口望来。陈轩赶紧躲到一边,心脏“砰砰”直跳。

过了一会儿,里屋的灯灭了。陈轩回到睡袋旁,躺在地上,脑海里不断浮现着照片上的画面。他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补给点,还有这个神秘的老人,或许会成为他们解开玄山氏秘密的关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