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转变态度(2/2)
房间内安静下来,窗外是波光粼粼的河面。
顾洲远坐在窗边,从怀中取出那两封来自京城的信。
他看着信封上的字迹,一封清秀灵动,一封沉稳厚重,力透纸背。
他先拆开了赵云澜的信。
信纸上是熟悉的娟秀字迹,但笔画间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写信之人心情极不平静。
“顾公子洲远亲启:”
“京城一别,倏忽经年……”
“……”
看了一段,顾洲远嘴角微微勾起,想到之前跟这位气质高华的五公主相处的时光,确实挺让人怀念的。
但接下来的内容,让他的笑容瞬间收敛。
“然此番修书,实因有十万火急之事相求,冒昧之处,万望海涵。”
“……”
字迹在这里有些许晕染,似是泪痕。
“……然母后性命垂危,澜别无他法,只能厚颜相求……”
“……”
“……京城虽险,澜愿与公子并肩同行。盼复。”
“ 赵云澜 泣笔”
信不长,但字字泣血,情真意切。
他仿佛看到了赵云澜娇俏的面庞满是愁绪,她此时一定是焦灼、无助,愧疚……
顾洲远放下信纸,沉默了片刻。
他能感受到赵云澜写下这封信时的纠结。
太后是她的生母,感情自然深厚。
而京城对于自己,在明白人看来如同龙潭虎穴。
她此举,等于是在用两人之间那点情分押注,赌她母后能否康愈,赌他顾洲远的身家性命。
他轻轻叹了口气,又拿起了苏文渊的信。
与赵云澜的信不同,苏文渊的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充满了政治上的老辣与审慎。
“顾小友见字如晤:”
“……”
“情势危急,书不尽言,万望慎之!速之!”
“ 镜德手书。”
苏文渊的信,将利害关系剖析得清清楚楚。
去,是危机,也是转机,是避免最坏情况的唯一选择。
不去,则再无转圜余地,皇帝很可能不再容忍。
两封信,一封动之以情,一封晓之以理,一封恳切哀求,一封冷静分析。
但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目的:让他去一趟京城。
顾洲远将两封信并排放在桌上,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的河水,目光深邃。
京城,终究是躲不开了。
什么政敌攻讦,皇帝猜忌他都可以置之不理,但是赵云澜在绝望中向他求援,他真的做不到袖手旁观。
就如他因为侯岳的一封信,拉上人马去淮江郡一般无二。
这是一场不得不赴的鸿门宴。
“也罢,”顾洲远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一直被动等着终究不是回事儿,我就去这龙潭虎穴走一遭。”
“看看这大乾的京城,究竟是何等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