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锦囊良策(2/2)
沈若兰心头一紧,\"这么快?\"
宋玉芙点点头,\"他们行动比我预想的还要迅速。不过目前看来,他们还没有锁定具体位置,只是在这一带进行排查。\"
沈若兰沉思片刻,\"那我们是否应该暂停绣坊的装修?\"
宋玉芙摇摇头,\"恰恰相反,我认为你应该加快进度,尽快开业。\"见沈若兰疑惑的眼神,她解释道:\"杨军长的人在搜查什么?是程远山。而一个正在装修并即将开业的绣坊,其老板是一位女士,这与他们的搜查目标并不吻合。反而,明目张胆地进行装修,公开亮相,反而能消除他们的怀疑。\"
沈若兰思索着宋玉芙的话,觉得有一定道理,\"但程远山毕竟是我的丈夫,如果他们查到这一点......\"
宋玉芙淡然一笑,\"这就是我今天来的另一个目的。我有个提议:对外宣称,秀艺坊南京分店是由杭州秀艺坊老板沈若兰女士独资开设,与程远山无关。这样,即使他们查到你是程远山的妻子,也不会直接联系到程远山本人。\"
沈若兰挑眉,\"这个策略确实可行,但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程远山的妻子会独自在南京开设绣坊。\"
宋玉芙胸有成竹地说:\"很简单,就说你来南京探亲,看中了商机,决定分开发展。这在商界夫妻中并不罕见。而且,\"她意味深长地看着沈若兰,\"以你和程远山的过往,外界知道你们关系并不融洽,这个说法相当可信。\"
沈若兰有些惊讶于宋玉芙对她与程远山关系的了解,但不得不承认,这个策略确实巧妙。\"你的提议很有道理,我会认真考虑。\"
宋玉芙满意地点点头,又从随身的包中取出一张名片,递给沈若兰,\"这是南京文化局艺术处的牌子,我已经让人把秀艺坊列入了重点扶持的传统工艺项目。有了这个身份,你的绣坊不仅能得到一些政策优惠,还能增加正当性,减少杨军长手下的怀疑。\"
沈若兰接过名片,心中惊讶于宋玉芙的周密安排,\"多谢你的帮助。\"
宋玉芙摆摆手,\"不必客气,这也是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对了,\"她突然想起什么,\"绣坊开业时,需要请一些名流前来捧场,增加影响力。我可以帮你引荐一些南京的文化名人和社会贤达,你意下如何?\"
沈若兰深知人脉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陌生的南京,有宋玉芙这样的本地权贵引荐,无疑是极大的助力。\"那就有劳宋小姐了。\"
两人相谈甚欢,从绣坊经营到南京市场,从艺术创新到文化传承,无所不谈。尽管曾经是情敌,但在共同的利益和事业追求面前,两位聪明的女子却找到了合作的契机和共鸣点。
\"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宋玉芙看了看窗外的日影,起身告辞。
沈若兰也站起来,\"我也该回家了,清韵应该已经下课了。\"
两人一同走出茶楼,正打算分别,宋玉芙突然压低声音道:\"小心那边那个穿灰色长衫的男子,他刚才一直在观察这里。\"
沈若兰谨慎地用余光瞥了一眼,果然看到街角有个形迹可疑的男子。她心中一紧,但面上保持镇定,\"怎么办?\"
宋玉芙思索片刻,\"这样,你先上马车离开,我会让人留意他的动向。如果他跟踪你,我的人会设法引开他。\"
沈若兰点头应允,然后从容地登上早已等候的马车,向宋玉芙挥手告别。马车缓缓驶离,沈若兰通过车窗的缝隙,看到那个灰衫男子果然跟了上来。
就在这时,宋玉芙的侍女\"不小心\"撞倒了一个挑担的小贩,担子里的水果滚了一地,引起一阵混乱。灰衫男子被挡住去路,等他绕过人群时,沈若兰的马车已经拐进了另一条街道。
回到家中,沈若兰立即将今天的遭遇告诉了程远山。听完妻子的叙述,程远山脸色凝重。
\"杨军长的人果然已经追到南京了。\"程远山低声道,\"不过,宋玉芙的提议确实有道理。如果你以独立女商人的身份经营绣坊,确实能降低风险。\"
沈若兰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宋玉芙还帮我获得了文化局的支持,这对绣坊的发展很有利。\"
程远山略显惊讶,\"她为什么要帮你?\"
沈若兰思索片刻,\"表面上看,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敌人——杨军长。但我觉得,她可能还有其他考量。也许,在她眼中,我的绣坊能为南京带来一些艺术和商业上的创新,符合她作为文化宣传官的职责。\"
程远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无论如何,有她的支持总比敌对要好。既然如此,我们就按照这个策略行事。从今天起,对外宣称秀艺坊南京分店是你独立经营的,与我无关。\"
沈若兰有些担忧,\"那你呢?如果杨军长的人在南京四处搜查,你的安全怎么保障?\"
程远山安慰道:\"不必担心,我在南京也有自己的关系网。而且,我们居住的这个院子很隐蔽,位于城西的僻静处,杨军长的人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这里。\"
沈若兰虽然担忧,但也明白程远山有自己的考量和安排。\"那好吧,我会按照这个策略来。不过,\"她顿了顿,\"绣坊的资金投入不小,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积蓄,不给你添负担。\"
程远山摇摇头,\"钱不是问题。我已经安排好了,会通过周玲珑转一笔资金给你,表面上看是杭州秀艺坊的投资,实际上是我的支持。这样既能保证资金充足,又不会引起怀疑。\"
沈若兰感激地看着丈夫,\"谢谢你的安排。\"
程远山微微一笑,\"不必言谢。我们是夫妻,同舟共济是应该的。\"
晚饭后,沈清韵兴高采烈地向父母展示了今天学到的知识。李先生不仅教了她诗词和文章,还讲了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了她的好奇心。
\"爹爹,娘亲,李先生说南京有个天文台,可以看到星星和月亮!我们能去看看吗?\"沈清韵眼中满是期待。
程远山和沈若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顾虑。考虑到目前的形势,贸然出门可能会增加风险。
程远山蹲下身,摸了摸女儿的头,\"等天气更好的时候,爹爹一定带你去。现在还是雨季,去了也看不清星星。\"
沈清韵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好吧,那我等天气好了再去。\"
哄睡了女儿,沈若兰和程远山在书房商议接下来的计划。
\"我打算加快绣坊的装修进度,\"沈若兰说道,\"按照宋玉芙的建议,越是公开亮相,反而越安全。\"
程远山同意这个观点,\"是的,隐藏在明处往往比躲在暗处更安全。不过,\"他表情变得严肃,\"你要保持警惕,尤其是在店铺和回家的路上。我会安排钱叔暗中保护你。\"
沈若兰点点头,\"我会小心的。对了,吴梅女士邀请我每周去学习金陵绣,这对绣坊的发展很有帮助。你觉得我还应该去吗?\"
程远山思索片刻,\"应该去。既然决定了公开经营绣坊,那么与行业内的名师交流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每次出门都要注意安全,最好不要走固定的路线,也不要在固定的时间出门,以免被人摸清规律。\"
沈若兰记下这些建议,心中感激丈夫的细心考虑。虽然过去曾有过种种不快,但在当前的危机面前,程远山展现出的担当和智慧,确实让她刮目相看。
\"还有一件事,\"程远山继续道,\"我收到消息,杨军长下周会派一个亲信来南京视察。这段时间,我们要更加小心。你可以继续正常经营绣坊,但我会减少外出,尽量不露面。\"
沈若兰握住丈夫的手,\"我明白了。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绣坊的事情,不会给你添麻烦。\"
程远山回握住妻子的手,\"你从来不是麻烦,反而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听到这样的话语,沈若兰内心涌起一股暖流。多年来,她一直梦想能与丈夫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而不仅仅是附属。如今,虽然是在危机之中,但这种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困难的感觉,却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踏实。
夜深了,院子里的紫藤花在月光下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沈若兰站在窗前,望着这片宁静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南京之行,本是被迫的逃离,却意外地带来了事业的新机遇和家庭关系的转机。无论前路如何,此刻的她,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