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绣色倾城:乱世红颜的逆袭 > 第4章 金陵绣艺

第4章 金陵绣艺(2/2)

目录

锦绣坊内部比外面看起来要宽敞得多,前厅陈列着各种精美的绣品,有挂画、屏风、荷包、扇面等,无一不是精品。沈若兰驻足观看,眼中流露出赞叹之情。这些绣品与她熟悉的苏绣风格明显不同,更加注重色彩的鲜艳和图案的立体感,金线银线的运用也很巧妙,使得整个作品熠熠生辉。

林秀带领他们穿过前厅,来到后院的一间工作室。推门而入,只见一位年约五十的妇人正坐在窗前的绣架前专注地工作着。她身着素雅的青色旗袍,发髻简单挽起,双手灵活地穿针引线,神情专注而安详。

\"师父,程先生一家到了。\"林秀轻声道。

吴梅这才抬起头来,放下手中的绣活,起身相迎,\"程先生,沈夫人,欢迎光临寒舍。\"

程远山微微躬身,\"吴女士,冒昧前来打扰,实在抱歉。\"

吴梅摆摆手,\"程先生客气了。能见到远近闻名的秀艺坊沈夫人,是我的荣幸。\"她的目光落在沈若兰身上,带着欣赏和好奇。

沈若兰谦虚地说道:\"吴女士过奖了。秀艺坊不过是小小绣坊,哪里比得上锦绣坊的百年底蕴。\"

吴梅笑了笑,\"沈夫人太谦虚了。秀艺坊的新式绣品在江南一带已经颇有名气,我也听说过沈夫人融合东西方元素的创新之举,很是佩服。\"

两位绣艺高手相谈甚欢,很快就从客套话转向了专业交流。吴梅详细介绍了金陵绣的特点和技法,沈若兰也分享了自己在融合东西方元素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程远山见妻子完全沉浸在专业讨论中,便带着沈清韵到前厅去欣赏绣品,给两位女士留出交流的空间。

\"金陵绣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究'金碧辉煌',\"吴梅向沈若兰展示着一幅正在进行中的作品,\"我们经常使用金线、银线,再配以鲜艳的丝线,形成华丽而不失典雅的效果。\"

沈若兰仔细观察着吴梅的绣法,不时点头,\"这与苏绣的'平、细、精、均'确实很不同。金陵绣更注重立体感和色彩的冲击力,很适合表现宫廷题材和庆贺场景。\"

吴梅赞许地看着沈若兰,\"沈夫人一眼就看出了金陵绣的精髓。我们传统的题材确实多为龙凤呈祥、牡丹富贵等吉祥图案,但近年来也在尝试一些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沈若兰好奇地问道:\"比如说?\"

吴梅从一旁的抽屉中取出一幅尚未装裱的绣品,展开给沈若兰看,\"这是我最近的尝试,融入了一些西方风景的元素。\"

沈若兰惊讶地看着这幅作品:那是一幅秦淮河畔的风景,但视角和构图明显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远近比例和光影处理都有别于传统中国画。更特别的是,吴梅依然使用了金陵绣的传统技法,金线勾勒出河面的波光粼粼,各色丝线则表现出建筑和人物的细节,整体效果既有金陵绣的华丽,又有西方绘画的写实感。

\"太美了!\"沈若兰由衷赞叹,\"吴女士这种东西方融合的尝试,与我在秀艺坊的理念不谋而合。\"

吴梅谦虚地笑了笑,\"与沈夫人的创新相比,我这点尝试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听说沈夫人已经将西方的服装设计元素融入了绣品中,甚至还创作了适合西式家居的刺绣装饰品,这在传统绣坊中是不敢想象的。\"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技法到创新,从市场到传承,无所不谈。沈若兰向吴梅透露了自己打算在南京开设秀艺坊分店的计划,并诚恳地请教了许多关于南京市场和客户喜好的问题。

吴梅也非常开放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甚至主动提出可以介绍一些熟悉金陵绣的绣娘给沈若兰,帮助她更快地融入南京市场。

\"沈夫人如此有心推广刺绣艺术,又不拘泥于传统,敢于创新,实在难得。我虽年长沈夫人一些,但在创新思维上,却要向沈夫人学习。\"吴梅真诚地说道。

沈若兰被吴梅的坦率和热情所感动,\"吴女士言重了。是我要向您学习金陵绣的精妙之处。如果可能的话,我真希望能够经常向您请教。\"

吴梅眼前一亮,\"这有什么难的?沈夫人既然打算在南京长住,我们自然有大把时间交流。不如这样,从下周开始,每周抽一天,我们一起研究新的刺绣技法和创意,如何?\"

沈若兰惊喜地点头,\"那真是太好了!我一定准时前来拜访。\"

正当两人相谈甚欢之际,程远山带着沈清韵回到了工作室。沈清韵手里捧着一个精美的绣花荷包,脸上洋溢着喜悦。

\"娘亲,你看,吴阿姨送给我的!\"沈清韵兴奋地向母亲展示着荷包,那是一个金陵绣特色的作品,上面绣着一只活灵活现的蝴蝶,翅膀上还有金线点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沈若兰惊讶地看着吴梅,\"这太贵重了。\"

吴梅摆摆手,\"小姑娘这么喜欢刺绣,我自然要鼓励一下。\"她蹲下身,亲切地摸了摸沈清韵的头,\"喜欢这个荷包吗?\"

沈清韵用力点头,\"喜欢!太漂亮了。吴阿姨,您能教我绣这样的蝴蝶吗?\"

吴梅被沈清韵的直率逗笑了,\"当然可以。如果你妈妈同意,你可以和她一起来学习刺绣。\"

沈清韵立刻转向母亲,眼中满是期待,\"娘亲,我能跟您一起来学习吗?\"

沈若兰看了看程远山,见他微笑着点头,便应允道:\"可以,但你必须先完成李先生布置的功课,不能耽误学业。\"

沈清韵欢呼一声,开心地抱住了沈若兰,\"谢谢娘亲!我一定会先完成功课的。\"

离开锦绣坊时,沈若兰的心情格外愉快。与吴梅的相见恨晚,让她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金陵绣的技法如果能与她的新式设计相结合,必然会创造出更加独特和精彩的作品。而南京这座古都,也许真的能成为她事业的新起点。

回程的马车上,沈清韵因为兴奋和疲惫,很快就靠在沈若兰怀里睡着了。沈若兰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

程远山看着妻女亲密的样子,柔声问道:\"今天的拜访还满意吗?\"

沈若兰点点头,\"非常满意。吴女士不仅技艺高超,而且思想开明,愿意尝试新事物。我们相谈甚欢,她还邀请我每周去学习交流呢。\"

程远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太好了。看来我的安排没有白费。\"

沈若兰感激地看着他,\"谢谢你,这对我开设绣坊很有帮助。\"

程远山摆摆手,\"不必言谢。我知道绣坊对你的重要性,能帮上忙,我也很高兴。\"他顿了顿,\"对了,我已经安排工匠明天去店里开始装修了。你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可以直接告诉他们。\"

沈若兰点点头,\"好的,明天我会亲自去店里监督。\"她想了想,又问道:\"店里的装修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程远山思索片刻,\"按照你的设计,应该两到三周就能完成基本装修。然后就是采购家具和设备,这个可能还需要一周左右。\"

沈若兰心中有了底,\"那差不多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开业了。正好我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跟吴女士学习金陵绣的技法,并开始准备一些新的绣品。\"

程远山点点头,\"这个安排很好。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沈若兰感受到丈夫的支持和关心,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样的程远山,与她记忆中那个冷漠自私的丈夫判若两人。也许,南京之行真的是一个新的开始,不仅是事业上的,也是家庭关系上的。

马车缓缓驶回院落,夕阳的余晖洒在紫藤架上,那淡紫色的花朵在金色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程远山小心翼翼地抱起熟睡的沈清韵,\"我送她回房休息。\"

沈若兰点点头,跟着丈夫一起回到院内。看着程远山轻柔地将沈清韵放在床上,为她盖好被子,沈若兰的心被这温情的一幕所触动。

也许,幸福就是这样简单而真实的存在——一个关心家人的丈夫,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一份能够发挥才华的事业,以及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紫藤花的香气中,沈若兰感到自己的心逐渐安定下来。南京,这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都,也许会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一个承载着新希望和可能性的地方。

明天,她将开始筹备绣坊,学习金陵绣,融合新旧元素,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而程远山的支持和理解,无疑是这一切的重要保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