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香江的创业板(1/2)
1999年的年底,对于香江的资本界来讲,最大的新闻,是香江联交所创业板的设立。
香江联合交易所创业板市场(简称香江创业板,HKEX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是香江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于1999年11月25日设立的股票市场。
香江创业板市场,采用与主板共享交易系统,但上市标准不同的附属市场模式。主要为中小企业及新兴产业提供融资渠道,重点覆盖互联网、计算机及电讯领域。初期总市值从45亿港元增至近1000亿港元。
“老板,我们的to公司上个月成立以后,现在基本的架构已经搭建完成。
预估公司的盈利点,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以后。
现在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准备明年初在香江创业板的上市,我们已经和香江联交所在沟通这件事了。”
1999年北美纳斯达克市场的异常火爆,自然也影响到了香江的资本市场,季宇宁这位香江的第一人,肯定也不能闲着。
毕竟他可是知道,到2000年3月,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股市一共损失了大约50,000亿美元,也就是从1995年到2000年这一波互联网的高潮里面,可是有数万亿美元在股市上。
所以,不捞,白不捞。
这种造富的机会,可不是经常有的。
于是他就把前世老黄瓜的那只互联网产业股票复制了一下,反正老黄瓜现在也不在这儿了。
公司的名字,为了好记,他仍然叫To.。
这家公司的ceo,是他从雅虎公司的高层中提拔的一个华裔。
他记得前世在香江开启互联网这一波资本盛宴的,就是2000年3月1日在香江股市创业板上市的to.。它隶属于和记黄埔集团旗下。
那时的华人首富李蕉诚进入年增长率高达200%的互联网产业,资本市场正是最为疯狂的时候。
当时的to.拿到了香江创业板市场“一哥”(8001)的编号,首次公开募股,面对散户投资者发售的部分获得超额认购达669倍,并锁定资金476亿港币。上市当日的股价,超出招股价4倍以上。
即便在上市时,to.的账面还是亏损的,但还是挡不住人们对科技股和互联网概念的狂热。
就在香江创业板第1只互联网股票ipo上市后的3月10日,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创下5048.62点的最高纪录,比前一年翻了一番还多。
To公司后来也成为老黄瓜的主要几大板块之一。2004年时,在香江又进行了主板的转板上市。
“除了创业板之外,我们也在考虑北美的纳斯达克市场,目前纳斯达克市场极为火爆。
现在内地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1支门户网站互联网股,就是那个中华网,市值已经接近50亿美元了。
而且今年诞生的内地不少互联网公司,也在准备赴美纳斯达克市场上市。”
1999年7月,中华网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国内互联网公司。当时中华网的IPO上市当天的市值就达到9600万美元,后来,股价一度高达220.31美元,市值更是超过50亿美元。“中.国+互联网”就是那个时代资本市场上的“财富密码”。
赴美上市,对当时践行硅谷模式的国内互联网公司来说,是检验创业是否成功最重要的一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