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秦时明月之煌良一梦 > 第463章 左右为难

第463章 左右为难(1/2)

目录

张良微微颔首,表示对伏念所言的高度认可。他的目光深邃而凝重,仿佛透过伏念的话语看到了帝国思想界的风云变幻。

他心里明白,帝国自建立以来,一直将法家思想奉为圭臬,视其为治国理政的根本。而在法家经典《韩非子·五蠹》中,对于侠士和儒者的批判可谓一针见血。

所谓侠士,其实就是农家和墨家这两个流派的代表。他们以武力行事,常常触犯帝国的禁令,给社会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而儒者,则是以文辞见长,却往往会利用自己的学问来扰乱法纪,给统治带来不稳定因素。

如今,墨家在遭受重创之后,实力大减,不得不暂时隐匿起来,默默积蓄力量,以待时机。而道家的情况更为复杂,其半数势力已经投靠了秦国,成为了帝国的一部分,享受着尊崇的地位。

如此一来,在当时的五大显学之中,竟然有半数都与帝国紧密相连,成为了帝国的座上宾。这一局面的形成,无疑对其他学派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也使得思想界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然而,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唯有道家的人宗和墨家,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在黑暗中坚定地闪耀着,坚决地反对秦国的统治。他们的立场如同钢铁一般,坚不可摧,毫无妥协的余地。

儒家,这个曾经以中庸之道自居的学派,原本打算在这乱世中保持中立,以明哲保身。然而,现实的局势却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艰难,中立之路似乎已如履薄冰,难以维系。

伏念,作为儒家的一代掌门,他肩负着整个学派的兴衰荣辱。在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时,他的每一个决策都显得格外重要。他深知,稍有不慎,便可能会给儒家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他都必须深思熟虑,仔细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

对于张良私下里与墨家流沙组织的往来,伏念并非一无所知。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但却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暂且容忍。毕竟,张良作为儒家的重要人物,他的行为不仅关乎个人的安危,更影响着整个儒家的声誉和未来。

秦国,这个曾经以强大的武力征服六国的霸主,其威名如雷贯耳,令人闻风丧胆。如今,秦国已经完成了统一大业,按理说,六国的百姓应该迎来他们期盼已久的安居乐业的生活。然而,事与愿违,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尽管秦国统一了天下,但这并没有给六国的百姓带来真正的福祉。相反,他们依然承受着沉重的徭役负担,被强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苦难和痛苦。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百姓们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他们不仅要面对繁重的赋税和徭役,还要忍受帝国对他们的严格管制。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抵抗过秦国的五国百姓来说,他们所遭受的待遇更为苛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