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南巡七(2/2)
老妇人忙将篮子端过来,要请众人吃饼:“庄稼人的粗食,就怕刺了贵人的嗓子……”
张蔷给她推回去:“我们吃过饭了,留着给你家里人吃。”
老妇人料想人家看不上她的粗食,只好放下篮子,道:“一家子都来啦……老伴、大儿子一家,大孙子孙女、二儿子刚结婚,儿媳在是工地上娶的……三儿子、两个小闺女,留了老婆子与大孙女做饭,其他人都去抢石头了……”
“老人家是哪里人氏?都出来了,庄稼怎么办?”舜华问。
“老婆子保定府满城县人,不出来不行啊,老天爷不下雨,地里连树都枯死了,哪里还有庄稼? 搁往年啊,不逃荒就得饿死,还好官府修这条路,村子里的里正来承包了一段工程,分给每家每户一份活计,这才能挣钱养活一大家子。”
“挣的钱够吃饭么?”张蔷问。
“够啊,怎么不够?”老妇人骄傲地说,“我们家今年过了年就来啦,其实单是老头子和三个儿子在工地上做工,就能养活这一大家子,这不是想存点钱么?我家二儿媳妇,就是在工地上挣钱娶的,十两银子的聘礼呢。
这不,还有三小子没娶亲,两个小闺女也想攒点嫁妆,大儿媳妇想攒钱送大孙子上学,所以都去工地上了,老头子和三个儿子捡石头、运石头,两个儿媳妇和小孙女儿,负责砸石头,要砸成核桃大小才合格呢……
要不是回来烙饼,老婆子我也在工地上砸石头呢。”
舜华问:“听说工地上的大饼,只要一文钱一个,一个壮劳力两个就能吃饱,老人家为何不去工地的食堂上买?多方便啊。”
“外面买的哪有自己烙的划算啊?”老妇人说,“去工地上的官店里,买上粮食、鱼粉,自己掺成的杂合面,只要三文钱,就能烙七八个大饼,食堂里哪怕一文钱一个,也不划算啊。”
谁说老百姓不会算账?这不算得精着呢。
“老人家是会过日子的人,”张蔷由衷地感叹道,“官府的人有没有来向你们收税?有没有摊派劳役之类的活计?”
老妇人双手乱摇:“没有没有,贵人不要多想,官府派人来给每家每户画了线,还允许我们砍伐山上的树木搭建窝棚,前面挖了排水沟,村子两头修建了厕所,还打了深井,让我们随便提水,这些都没让我们出钱……
我们村的里正说,这是遇上了好皇帝,这日子,比风调雨顺的年景也不差了。”
舜华望了张蔷一眼,哈哈哈地笑道:“是,老人家说得没错。”
从王子义手上接过一包糖递给老妇人:“这包糖送给您,耽误你烙饼了。”
老妇人一边说着“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一边接过那包糖,老脸灿烂得跟朵花儿似的。
张蔷也站起身:“祝愿你一家子多多挣钱,能娶上三儿媳妇,明年大孙子能上学,两个小姑娘多攒嫁妆,嫁个好人家!”
“哎哟,承贵人吉言,老婆子代家人谢过!”老妇人双手合在胸前,不停地道谢。
离开民工村,张蔷的心情好了一些,对舜华道:“这片土地,后世十四亿人都能养活,现在两亿人,我还不信就养不活了。”
舜华指着铁路工地笑道:“这是大明版的经济刺激计划?”
“可以这样理解,”张蔷翻身上马,“走吧,带你去见识一下更大的刺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