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明镜高悬的朝堂(1/2)
叶明那份沉静而坚定的态度,随着京城来的天使返回,清晰地传递到了新皇李君泽的御案前。
朝堂之上,不免有些议论。有人认为叶明恃才傲物,不尊皇命;有人觉得他格局有限,只知守着安阳一亩三分地;但更多有识之士,尤其是深知安阳在靖难中起了何等作用的重臣,则保持了沉默,或出言维护。
御书房内,李君泽将叶明那份言辞恭谨、却态度明确请求留任安阳知府的奏章放下,脸上并无愠色,反而露出一丝了然和欣赏的笑意。
他看向一旁奉诏入京议事、尚未返回北疆的靖北王顾长青。
“靖北王,你看叶明此举……”李君泽语气平和。
顾长青拱手,声若洪钟:“陛下,老臣以为,叶明非是恋栈权位,更非轻视皇恩。安阳之于他,如同未琢之璞玉,初绘之蓝图。”
“他之所思所想,所行所为,皆系于彼处。强召其入京,置于繁文缛节之中,或如龙困浅滩,反不如让其在北疆尽情施展。且安阳模式若能成功,其利必惠及天下,远胜于朝堂多一位能臣。”
李君泽微微颔首:“朕亦作此想。叶明之才,在开创,在实干。京城这潭水,对他而言,或许确实深了些,也浊了些。也罢,”
他提起朱笔,在奏章上批阅,“便准其所请,加封叶明为太子少保、安阳候,仍领安阳知府事,总揽北疆格物、军工及新政推行。望其勿负朕望,早日将安阳之治,推广于州县。”
这道旨意传出,朝野哗然之余,也彻底明确了新皇对叶明乃至安阳系的态度——极尽荣宠,且赋予极大的自主权。
一时间,前往安阳“观摩学习”的各地官员、寻求合作的商贾、乃至怀揣梦想的工匠学子,络绎于途,使得安阳更加热闹。
……
安阳城内,对于京城的封赏和关注,叶明只是淡然处之。隆重的接旨仪式后,那象征身份的侯爵冠服便被妥善收起,他依旧是一身简便的青袍或工装,出入于格物院、田间地头和新规划的工地。
知府衙门后院,如今也被他改造了一番,更像是一个大型的办公室和实验室结合体。
墙上挂着巨大的安阳及周边地区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符号标注着已建成和规划中的道路、沼气管道、供水线路、电报线以及新的居民区、工坊区。
另一面墙上,则挂着各种机械图纸和化学分子式。
此刻,叶明正与几位格物院的主要管事,以及负责城建、农桑的官员开会。
“通往晋阳的‘官道一级标准’硬化路面,必须保证质量。”
叶明指着地图上那条粗重的红线,“路基要夯实,水泥标号要达标,排水系统要完善。这是我们安阳连接外界,也是未来商贸流通的大动脉,不得有丝毫马虎!”
“大人放心,严格按照您制定的《道路施工标准手册》执行,每段都有专人监理。”工房司吏连忙保证。
“嗯。”叶明目光转向农事官,“新式马拉播种机和收割机的试用效果如何?”
农事官脸上洋溢着笑容:“回大人,效果极好!尤其是那收割机,效率抵得上十几个壮劳力,而且收割干净,浪费少。就是造价高了点,普通农户难以承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