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橡胶硫化与京华密信(2/2)
送走信使,叶明独自在书房内拆开了信件。信是顾长青亲笔所书,字迹依旧苍劲,但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与审慎。
信中并未过多提及京城诡谲的局势,只是隐晦地表示“天有不测风云,中枢震荡,各方蛰伏”,叮嘱叶明。
“稳守北疆门户即为大功,余事勿问,勿动”。这符合顾长青一贯沉稳持重的风格,也表明镇北王府在目前形势下选择了明哲保身,静观其变。
然而,在信件的后半部分,顾长青的笔锋却明显凝重起来:
“……另,近闻贤侄麾下舟师日壮,曾于外海遇不明巨舰?此事需万分警惕!据老夫所知,近年东南沿海乃至高丽、倭国海域,屡有商船遭劫,或凭空消失,皆疑与海外番邦‘弗朗机’、‘红毛夷’之坚船利炮有关。”
“”此辈船坚炮利,性如豺狼,贪残暴虐,远非寻常海寇可比。彼等所图,绝非区区财货,恐有侵土掠民之祸心!贤侄镇守海疆,肩负重任,切不可等闲视之!若有所需,王府库中尚有部分早年缴获之番铳、海图,可遣人来取,或有所助益……”
看着这段文字,叶明的眉头紧紧锁起。顾长青的警告,与“龙吟”号带回的消息相互印证,无疑证实了两点:第一,西番殖民者(信中提到的弗朗机、红毛夷)的威胁是真实且迫近的;第二,他们的活动范围已经非常靠近大庆的传统势力范围,甚至可能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顾长青不仅提供了宝贵的情报,更暗示了在“抵御外侮”这一点上,镇北王府与安阳是站在同一阵线的,甚至愿意提供有限的帮助。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叶明沉吟片刻,提笔回信。首先感谢了顾长青的提醒与支持,随后简要汇报了安阳稳定幽州、推广新作物的情况,强调了北疆门户安如磐石。
对于海上威胁,他则表示安阳水师已严加戒备,并正在加紧建造新式战舰,必不使番邦肆掠海疆。
最后,他婉拒了直接调拨武器海图的提议,但表示希望双方能建立更顺畅的情报共享机制,共同应对来自海上的挑战。
这封回信,既表达了尊重与联盟的意愿,也展现了安阳的自信与独立。
他知道,在当下微妙的局势中,保持与镇北王府这种实力派藩王的良好关系至关重要,但这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与互利的基础上,而非依附。
放下笔,叶明走到窗前。格物院的方向,隐约传来蒸汽锻锤有节奏的轰鸣;而脑海中,却交织着硫化橡胶的成功、顾长青信中的警告、以及京城那扑朔迷离的权力棋局。
内部的技术突破带来了力量的提升,外部的威胁与联盟的橄榄枝则勾勒出更广阔的战略视野。
安阳的未来,不再仅仅局限于北疆一隅,而是与浩瀚的海洋、与未知的西方对手、与整个天下的风云变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那份因技术突破而带来的振奋,也咀嚼着因外患而生的沉重责任感。
“橡胶已经突破,下一步,就是让蒸汽机和火炮,都穿上这身‘橡胶铠甲’。”叶明低声自语,目光锐利,“无论是来自京城的明枪,还是海外的暗箭,想要动我安阳,都得先问问我们手中的枪炮,答不答应!”
技术的利剑正在被不断淬炼打磨,而执剑之手,也正变得更加坚定、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