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1120章 量产难题 望乡新策

第1120章 量产难题 望乡新策(2/2)

目录

第三,加强“学徒培养”。建立系统的工匠培养体系,由老师傅带领,从简单工序开始,逐步传授核心技艺。同时,提高熟练工匠的待遇和地位,激发其积极性和传承意愿。

第四,探索“新动力”。水力受季节和地理限制太大,叶明要求格物院成立“动力研究组”,开始着手研究一种更稳定、更强大的动力源——他隐晦地提出了“蒸汽之力”的构想,虽然工匠们听得云里雾里,但至少播下了种子。

这些措施需要时间才能显现效果,但无疑是解决量产瓶颈的根本之道。

就在叶明全力梳理内部生产体系之时,关于遥远的望乡哨,也终于定下了方略。经过多次商议,最终否定了顾慎立刻派舰远征的激进方案,也并未因困难而选择放弃。

“望乡哨,是我们伸向海外的触角,绝不能因一次挫折而收回。”叶明在最终决策会议上定调,“但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建立一个孤立的、脆弱的补给点。”

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武装商站”计划:

第一,重建的望乡哨,将不再是简单的木栅栏营地,而是要依托有利地形,修建坚固的石质或夯土堡垒,配备一定数量的岸防炮(使用陆战炮改进型),使其具备基本的自卫能力。

第二,新的望乡哨,将明确其“贸易中转站”和“情报前哨”的双重职能。除了为安阳船队提供补给,更要积极与当地土着部落建立联系,用盐、铁器、布匹等交换当地特产,并收集一切关于西方殖民者、航道、物产的情报。

第三,派驻人员不再仅仅是水手,将包含精通建筑、勘探、外交(通译)甚至农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确保据点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与林远等友好海商深度合作,邀请他们共同投资建设望乡哨,共享其带来的贸易便利和安全保障,将其打造成一个各方利益交织的、更具韧性的据点。

“我们将派遣两艘经过武装改造的大型捕鲸船,搭载首批建设人员、物资和一门陆战炮,由一位沉稳的军官带领,随林远的下一支船队一同出发。”

叶明最后宣布。

“他们的任务不是复仇,是重建与扎根。我们要让望乡哨,成为钉在那片大陆边缘的一颗永不松动的钉子!”

这个务实而富有远见的计划,得到了周廷玉等人的一致赞同。就连顾慎,在冷静下来后,也明白这是当前最稳妥有效的策略。

内政与外交,生产与开拓,如同安阳这辆战车的两个轮子,在叶明的驾驭下,虽然承重不同,却保持着协调的节奏,碾过前方的荆棘,坚定不移地向着“最强边关”的目标前进。

量产难题需要耐心去化解,而望乡新策,则将在遥远的彼岸,为安阳开启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