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丰收与橡胶的曙光(1/2)
“祥瑞!此乃天降祥瑞啊!”老司吏激动得老泪纵横,捧着金黄的稻谷,双手颤抖。
“大人!若将此稻推广至全安阳,乃至整个北疆,我大庆将再无缺粮之虞!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叶明心中同样激动,但他考虑得更远:“丰收固然可喜,但需防谷贱伤农。周先生,立刻制定章程,府衙按保护价收购大部分新稻作为储备粮,同时鼓励民间以此稻种换种,官府给予补贴。务必让种植新稻的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有积极性。”
“大人思虑周全,廷玉立刻去办。”周廷玉躬身领命,脸上也满是振奋。粮食是根基,有了充足的粮食,安阳就能容纳更多人口,支撑更庞大的军队和工业体系。
与此同时,格物院对橡胶树汁液(叶明已正式将其命名为“橡胶”)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进展。
经过反复尝试,工匠们发现,将采集来的乳白色汁液过滤杂质后,在一定温度下用硫磺粉混合搅拌并缓慢加热,能得到一种更具弹性、不易粘黏、且更加耐用的黑色胶块。
叶明拿着这块还略显粗糙,但已经具备橡胶基本特性的胶块,用力拉伸、揉捏,感受着那独特的韧性和回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虽然距离制造出轮胎、密封圈等复杂制品还很遥远,但这无疑是零的突破!
“大人,此物……究竟有何大用?”一个参与研究的年轻工匠好奇地问道。他看着这块黑乎乎的东西,虽然觉得神奇,却想不出能做什么。
叶明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我们火枪的枪栓与枪膛结合处,是否常有气密不足,导致威力泄露的问题?水车、磨坊的轴承转动,是否常因磨损和进水而需要频繁更换?雨天行军,将士们的鞋底是否容易磨损、浸水?”
他连续几个问题,让工匠们陷入了沉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