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星耀朝堂(2/2)
范泽膝看着弟弟,对柳清漪感慨:“母亲,无忧他……虽然学不会复杂的道理,但他拥有我们都没有的力量。”
柳清漪温柔地抚摸着依偎在她身边的范无忧的头发,轻声道:“是的,他的纯粹,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天赋。”
特别的孩子们,正以她们自己的方式,在人生的道路上,步履坚定地前行。
---
范南星被皇帝特旨召入工部,授“将作监丞”一职。
虽品级不高,却因其年龄和“文昌夫人”之子的身份,备受瞩目,也引来了不少质疑与审视的目光。
工部多是世代相传的匠人或科举出身的文官,对一个凭借“奇巧”得官的五岁稚童,难免心存轻视。
范南星却浑然不觉,或者说,他根本不在意。
他的全部心神,都被工部卷帙浩繁的器物图样、以及那些堆积如山的待改进的农具、器械所吸引。
他像一块掉进水里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知识。
他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京郊一处水渠的灌溉效率低下,传统的翻车(龙骨水车)笨重费力,且提水高度有限。
几位老匠人商议多日,也拿不出太好的改进方案。
范南星跑去水渠边蹲了好几天,看着水流,摆弄着随手捡来的木棍石块。
回来后,他把自己关在值房内,涂涂画画。
几天后,他拿出一张让所有匠人都目瞪口呆的图纸。
那依旧是以翻车为基础,但对龙骨叶片的角度、链节的连接方式做了精妙的调整。
更关键的是,他增加了一套简单的齿轮传动机构,使得可以用畜力甚至水力来驱动,大大节省了人力,提水效率却提升了近一倍!
“这……这齿轮啮合,如此精巧,力道传递竟能如此顺畅!”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匠作捧着图纸,手都在颤抖。
“范小公子,此物……真能成?”工部郎中带着怀疑,允许他调用物料和工匠试制。
当第一架改良翻车在工部衙门的后院水塘边架设起来,由一头小毛驴拉着转动时,清澈的河水被源源不断地提升到更高的渠岸,水流汩汩,仿佛欢快的乐章。
所有围观的人都沉默了,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惊叹!
首战告捷,范南星的灵感更是喷涌而出。
他又针对军中常用的弩机,改进了望山(瞄准器)和悬刀(扳机),使得瞄准更易,击发更稳;
他还设计了一种结构更合理的组合式云梯,更便于运输和快速架设……
他的每一项设计,都并非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基于实际需求,在现有技术上的巧妙优化与突破,兼具了实用性与巧思。
那些最初轻视他的同僚,渐渐被他的才华折服,开始真心实意地称呼他一声“范丞”。
工部尚书更是将他视为瑰宝,几次在朝会上提及范南星的功劳。
皇帝听闻工部近来的“新气象”,特意抽空前去巡视。
他亲眼看到了那架高效运转的改良翻车,试用了那架被改进的弩机,龙心大悦。
当着众工部官员的面,抚摸着范南星的头,赞道:“虎父无犬子,文昌夫人之后,果非常人!
此子将来,必是我大庆工巧之栋梁!”
范南星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仰头看着皇帝,认真地说:“陛下,我还能做出更好的东西!
可以让田里收成更多,可以让兵士们更安全!”
皇帝闻言,哈哈大笑。
范南星,这个不满六岁的小小工匠,凭借着他那双天生巧手和无穷的创造力,已然在庄严肃穆的工部衙门里,点亮了属于他的、不可替代的星光。
他的成功,也再次向世人证明了柳清漪“因材施教”理念的正确与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