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帝后大婚(1/2)
赫连良卿话音未落,项瞻又已将她指尖合拢,包在自己掌心。
“我也知道你在顾虑什么。”他低声道,“可很早以前,师父就曾跟我说过,我这一生,注定要与赫连家生死与共,若是连岳丈都不敢信,不敢用,我以后岂不真成了孤家寡人?”
赫连良卿微微摇头:“可这信与用,本就是两回事,信,可托生死,用,须避嫌疑。”
她正色道,“户部握天下钱谷,外戚掌之,史笔如刀,日后你欲行新政,稍有风吹草动,便有人喊「裙带」、说「后党」,到那时,你又该如何?处置了他们,我父兄功在社稷,不处置,这千秋骂名,便先落在你头上。”
项瞻默然沉思,指腹在她手背轻轻摩挲,半晌,无奈一叹:“明君不好当啊!”
赫连良卿盯着他,眉梢先是一挑,继而抿唇,露出极浅的梨涡:“看来陛下已经深有感触,不然这一日朝会,也不会坐硬了屁股。”
“好啊,骂人不带脏字!”项瞻低笑出声,伸手去捏她脸颊。
赫连良卿却捉住他手腕,声音忽然放轻:“还有一事。”
“什么?”
赫连良卿似是犹豫了一下,才认真道:“大婚之后,我便是中宫,按制,后族需有兵禁,父亲不入朝堂,这很好,但哥哥掌尚书省,为新朝首辅,万不能再提调任何兵马。”
她说得平静,却句句如刀,把自己父兄一一削权。项瞻听着,心里像被细线勒住,一寸寸收紧。
良久,他起身,背手在室中踱了两步,再回身时,眼底再度燃起以往特有的倔强:“良卿,我娶你,不是娶一座冷冰冰的牌坊,兵权、政权,我自会握稳,可要为了避嫌,就让你们一家退得干干净净,那这龙椅,我坐得不舒服,也不仗义。”
他顿了顿,眸色深沉,“青州未平,南荣虎视,日后免不了战事,我迟早还要大哥领兵,这一点谁也拦不住,只是……只是我会另设铁券,言明凡后族功者,赏田不赏官,赏爵不赏权,同时再由玄衣巡隐记录外戚升迁,一月一呈,你我同阅。”
他重新坐下,“我把后背交给他们,不损了我们之间的生死情义,也把规矩立给他们,不坏了朝堂规矩,如此,可好?”
赫连良卿静静听完,眼底泛起一层薄雾,却强自忍住,起身裣衽,行了一个极正式的万福:“陛下如此,臣妾无憾。”
“又说臣妾!”项瞻一把托起她手肘,笑中带恼,“没几日就要成婚,以后尊称用的可多了,但现在我可不想听,你要再说什么臣妾,等洞房花烛,我就罚你……”
他贴近她耳,声音低得只剩气音,“罚你,不准再唤我小字。”
赫连良卿耳根瞬间飞红,挣手去捶他肩头,却被他顺势揽进怀里。
……
大婚定在九月十六,几日时间,转瞬便至。
天尚未亮,邯城已万人空巷,尤以皇城正门最为热闹,九丈红毯直铺到丹墀,两廊钟鼓齐鸣,旌旗蔽日,文武百官,无不面带欢愉。
项瞻一身玄纁衮冕,十二章纹在曙光中熠熠生辉,赫连良卿亦是凤冠霞帔,十二旒玉面,步步生莲。
二人先祭太庙,再拜社稷,其余繁琐礼节一概全免,只以「天下疲敝,与民休息」为由,一切从简,饶是如此,仍耗红绸近十万匹,铜钱逾三十万贯,
不过其中二十万贯,于同日换成冬衣火炭,发往边军驻地,由赫连良卿亲自押车出城,万民跪送,山呼“娘娘千岁”之声,震得秋雁都不敢栖。
午后,赫连良卿回宫,帝后同御含恩殿,项谨高坐,受二人三拜,笑得胡子乱颤,赫连齐夫妇则以娘家身份,端坐另一侧,赫连齐满面春风,夏锦儿悄悄抹泪,赫连良平则立于门侧,难得嘴角上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