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445章 加十锡,震古烁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445章 加十锡,震古烁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2/2)

目录

“咱们还靠什么吃饭?”

“再者,你没看见如今汉朝的官吏越来越多,巡查越来越严?”

“前些日子黑风寨那伙人,不就是因为劫了官粮,杀人太多,被郡守派兵剿了。”

“脑袋现在还挂在城门口哩!”

“为这点金子把事情闹大,不值当!放他们走!”

这番话,

不仅让那瘦山贼缩了缩脖子,也让正准备离开的司马昭心中巨震。

他忍不住回头,深深看了那山贼头子一眼。

连一处边地的山贼,都懂得“可持续发展”。

顾忌官府威严,讲究“盗亦有道”。

这汉朝对地方的控制与治理,看来确实已非昔日诸侯割据时可比。

已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种无形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他压下心中的波澜,状似随意地向那山贼头子问道:

“这位好汉,敢问如今这河东郡的太守,乃是何人?”

那山贼头子得了金子,心情颇好,倒也爽快。

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城郭方向道:

“如今的太守乃是杜恕杜大人,可是个能吏!”

“他乃是那位有名的尚书仆射杜畿杜伯侯的儿子,家学渊源,治理地方很有一套。”

司马昭心中记下,拱手道:

“……多谢相告。”

随即,不再停留。

与胡遵等人加快脚步,朝着集市方向而去。

然而,

当他们终于抵达河东郡的治所安邑县城门外时,眼前的一幕却让司马昭如坠冰窟!

只见城门旁的告示栏前,围满了熙熙攘攘的百姓。

而对上面张贴的、墨迹尚且新鲜的数张海捕文书指指点点。

那文书之上,绘有一幅虽略显粗糙,但眉眼间与他有六七分相似的画像。

旁边赫然写着“缉拿钦犯司马昭”。

以及“死活不论,赏金千金”等刺目的大字!

司马昭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顶门,心脏狂跳,几乎要挣脱胸腔。

他猛地低下头,将斗篷的帽檐拉得更低,几乎遮住了整张脸。

同时用手紧紧捂住口鼻,只露出一双惊恐万状的眼睛。

“胡……胡遵……”

他声音发颤,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吩咐下去,所有人……分散入城,莫要聚集。”

“各自寻找脚之处,首要之事,是打探消息。”

“弄清朝廷……到底布下了多少罗网!”

“诺!”

胡遵也看到了告示,心知情况危急,立刻低声将命令传达下去。

十余家仆默然点头,随即三三两两,混入人流。

如同水滴入海,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安邑城。

司马昭则只带着一名最为机警的家臣,寻了一处位于巷深处、看起来不甚起眼的茶肆。

拣了个靠墙的阴暗角坐下。

要了两碗最便宜的粗茶,竖起耳朵,试图从茶客们的闲聊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茶肆内人声嘈杂,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谈论着各自的生计。

然而,

这份短暂的平静,很快就被打破。

两名身着皂隶公服、腰挎铁尺的官差,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一屁股坐在中央的桌子旁,用力拍着桌面,粗声嚷嚷:

“店家!上茶!要快!”

店家不敢怠慢,连忙应声去准备。

两名官差显然也是累了,一边等茶,一边旁若无人地闲聊起来。

所谈内容,竟正是那缉拿司马昭的告示!

“嘿,老王,看见城门口那画像没?”

“司马家那子,长得倒是人模狗样,没想到值五千金!”

“够咱们兄弟快活好些年了!”

一个年轻些的官差咂着嘴道。

那年长些的,被称为老王的官差嗤笑一声:

“做你的春秋大梦!这等钦犯,是那么容易抓的?”

“听内阁诸葛首相亲自下的令,各地关卡都盯得紧呢!”

“不过话回来,要是真让咱们撞上。”

“那可是天大的功劳,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啊!”

两人的对话,一字不地传入司马昭耳中。

他只觉得脊背发凉,握着粗糙陶碗的手微微颤抖,冷汗浸湿了内衫。

他拼命低下头,恨不得将整个人缩进墙的阴影里。

就在这时,好心的茶肆老板见司马昭二人衣衫破旧,面色憔悴。

以为是难的行人,心生怜悯。

便端了一碟自家做的、不值钱的粗面点心。

轻轻放在他们的桌上,低声道:

“客官,看你们远来辛苦。”

“这点食,不成敬意,垫垫肚子吧。”

这本是一番善意,却不想引来了那两名官差的注意。

那年轻官差见店家先给司马昭这桌上了点心,而自己的茶却还没来。

顿时觉得失了面子,勃然大怒。

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碟乱响:

“店家!你他娘的眼瞎了不成?爷们的茶呢!”

店家吓得一哆嗦,连忙赔笑:

“官爷息怒,就上,就上!”

“这就给二位官爷沏最好的茶!”

“那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年轻官差不依不饶,霍然起身。

目光凶狠地瞪向司马昭这一桌,。

这两厮后来的,凭什么先有点心吃?”

“老子看你们就是存心怠慢!”

年长官差也眯起了眼睛,上下打量着将脸藏在阴影中的司马昭二人。

缓缓站起身,与同伴一起,形成了合围之势。

他阴恻恻地开口道:

“我……看二位面生得很,不像是我们河东本地人吧?”

“打哪儿来啊?”

司马昭心中一紧,强自镇定,压低声音道:

“我遮住脸,官爷如何看出面生?”

那年轻官差冷哼一声,耳朵却尖:

“哼!遮住脸?我看你是心里有鬼!”

“还有,我听你方才与这伙计低语,口音里带着一股子蜀地的腔调!”

“如今蜀地那边跑出来的钦犯可不少,你子……”

“该不会就是那画像上的人吧?”

司马昭自幼随父司马懿入蜀,多年下来,口音确实带着明显的蜀地特征。

这是他难以掩饰的破绽!

他心中暗叫不好,正欲辩解。

身旁的家臣连忙用一口地道的河内口音接话道:

“官爷明鉴,我等确是河内人士,来河东投亲的。”

“我家公子不幸染了恶疾,面上起了疹疱。”

“怕惊吓旁人,故而遮掩。”

“口音也因此有些变化,还望官爷行个方便。”

“染病?口音变了?”

年长官差显然不信,脸上疑色更重。

“哼,巧言令色!”

“老子偏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恶疾,见不得人!”

罢,竟直接伸手,就要去扯司马昭遮面的布巾。

司马昭下意识地抬手格挡,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惊怒:

“官爷!最好别看!”

这一挡,更是激怒了官差。

“岂有此理!”

年轻官差暴喝一声:

“乃公偏要看!看你搞什么鬼!”

另一只手也抓了过来。

司马昭又惊又怒,忍不住斥道:

“汉朝的官吏,都是这般蛮横霸道的吗?!”

“汉朝?”

年长官差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眼中精光一闪。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汉臣!”

“你为何独独要‘汉朝’?”

“莫非……你非我大汉子民?!”

此言一出,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司马昭心知自己情急之下失言,露出了更大的破绽。

再也顾不得许多,猛地起身,就想往外冲。

“想跑?拿下他!”

两名官差同时扑上,年轻官差更是死死抓住了司马昭的胳膊。

死亡的恐惧与连日逃亡积压的屈辱、愤怒,在这一刻轰然爆发!

司马昭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一直被他在袖中紧握的短剑骤然出鞘。

寒光一闪,如同毒蛇出洞。

精准地刺入了那年轻官差的咽喉!

“呃……”

年轻官差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司马昭。

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鲜血汩汩涌出,身体软软地倒了下去。

“杀……杀人啦!钦犯杀人啦!”

年长官差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随即发出凄厉的尖叫。

连滚爬爬地冲出茶肆,边跑边喊。

茶肆内顿时乱作一团,尖叫声、桌椅碰撞声此起彼伏。

“走!”

司马昭对那家臣低吼一声,两人撞开混乱的人群。

夺门而出,发足狂奔。

然而,

他们刚冲出巷,来到稍微宽敞些的街道,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原本还算平静的街道上,不知从何处涌出了大量的官吏、兵丁。

他们反应速度之快,远超司马昭的想象!

锣声四起,呼喝声不断。

一张无形的大网似乎瞬间收紧。

“公子!这边!”

家臣拉着司马昭试图钻入另一条更狭窄的巷道。

但没跑出多远,就发现前后都出现了追兵的身影。

“朝廷……朝廷何时养了如此多的官吏?!”

司马昭看着那些不断汇聚过来的身影,心中充满了绝望与震惊。

这与他记忆中官僚体系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印象截然不同。

那家臣一边奋力挥剑抵挡逼近的兵丁,一边急促地解释道:

“公子有所不知,那李翊执掌朝政后,大力扩充官吏规模,增设职位。”

“明面上是细化政务,提高效率。”

“实则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州郡的控制,使其政令能直达乡里!”

“我们……我们怕是难以脱身了!”

司马昭闻言,心中悔恨交加。

知道自己方才冲动之下杀了官差,已酿成大祸。

“我……我冲动了!”

他嘶声自责道。

眼看追兵越来越多,那家臣眼中闪过一丝决。

他猛地将司马昭推向一个堆满杂物的死角,自己则转身,挥舞短剑。

状若疯虎般冲向追兵,口中大喊:

“公子快走!我来断后!”

“记住,活下去!”

“不!”

司马昭目眦欲裂,但看着家臣瞬间被数把长矛刺穿的身体。

他知道此刻不是犹豫的时候。

他咬碎钢牙,借着杂物的掩护。

连滚爬爬,如同丧家之犬,慌不择路地逃窜。

身后是家臣临死的怒吼和兵丁们的呵斥声。

他不知跑了多久,钻了多少条肮脏的巷。

身上沾满了污泥和不知名的秽物。

最终,在追兵的步步紧逼下,他走投无路。

瞥见街角一个散发着恶臭的公共茅厕。

也顾不得许多,一头钻了进去。

蜷缩在最肮脏、最阴暗的角。

屏住呼吸,任由蚊蝇叮咬,污秽浸身,苦苦煎熬。

外面是兵丁们来回搜查的脚步声和叫骂声,每一次声响都让他心脏骤停。

他就这样,

在这人间最污浊之地,躲藏了整整一夜。

次日天明,搜查的声势似乎稍减。

司马昭才如同从地狱爬出,踉踉跄跄地钻出茅厕。

他浑身恶臭,衣衫褴褛。

脸上、身上沾满了污渍。

过往行人无不掩鼻侧目,投来鄙夷嫌弃的目光。

强烈的屈辱感几乎将他淹没。

饥渴和疲惫如同毒蛇啃噬着他的五脏六腑。

他摸索着,想找点吃的。

看到路边一个卖胡饼的摊贩。

他下意识地伸手入怀,摸出了一块之前未及交给胡遵的金子。

然而,这黄澄澄的颜色,在晨曦中太过显眼。

他还没来得及将金子递给摊贩。

几个一直蜷缩在墙角、目光贪婪地盯着过往行人的流民乞丐。

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饿狼,猛地扑了上来!

“金子!他有金子!”

“抢啊!”

拳脚如同雨点般在司马昭身上。

他本就虚弱不堪,如何是这些为了生存而红了眼的亡命之徒的对手?

他被打得蜷缩在地,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死死护住头脸。

那些流民抢走了他身上所有的金银细软,甚至将他那件破旧的斗篷也撕扯而去,然后一哄而散。

司马昭趴在地上,浑身剧痛,口鼻溢血。

连动弹一下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只能凭借着求生的本能,一点一点,如同最卑贱的虫豸,向着城门口的方向爬去。

泪水混合着血水和污泥,从他眼中汹涌而出。

想他司马昭,出身名门。

自幼锦衣玉食,何曾受过如此非人的屈辱?

不知爬了多久,

他终于勉强爬出了安邑城,瘫倒在护城河外的荒草丛中。

气息奄奄,意识模糊。

就在他以为自己即将无声无息地死在这荒郊野外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窸窣的脚步声。

他心中一凛,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以为终究难逃一死。

“公子!是公子!”

熟悉的惊呼声响起。

司马昭猛地睁开眼,只见胡遵带着剩下的七八个家仆。

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在他面前。

他们显然也是历经艰险,个个带伤。

但眼中都闪烁着找到主心骨的激动与看到他如此惨状的心痛。

“胡……胡叔……”

司马昭见到亲人,再也抑制不住,放声痛哭起来。

哭声嘶哑悲切,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委屈与无尽的痛苦。

胡遵等人亦是唏嘘不已,眼圈泛红。

他们连忙上前,心地将司马昭扶起。

拿出干净的清水为他擦拭伤口,又取出随身携带的干粮——

几张硬邦邦的胡饼,递到他手中。

司马昭如同饿鬼投胎,一把抓过胡饼,狼吞虎咽。

几乎连咀嚼都顾不上,噎得直翻白眼,胡遵连忙给他拍背递水。

吃饱之后,体力稍复。

但精神的创伤与肉体的痛楚却更加清晰。

司马昭独自一人,默默走到不远处的一条溪边。

看着水中自己那狼狈不堪、形同乞丐的倒影,怔怔出神。

从白日到黄昏,再到星斗满天。

他一动不动,仿佛化作了一尊石像。

往日的荣光,家族的仇恨。

逃亡的艰辛,今日的屈辱……

种种画面在他脑中交织翻腾。

胡遵担忧地走过来,轻声道:

“公子,夜已深了,露水寒重。”

“还是早些歇息吧,保重身体要紧。”

司马昭却猛地伸出手,紧紧抓住了胡遵的手腕。

他的手指冰凉,却带着一种异样的力量。

他抬起头,眼中燃烧着一种令胡遵感到心悸的火焰。

那不再是恐惧和绝望,而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

“胡遵,”

司马昭的声音因哭泣和疲惫而沙哑不堪,却字字清晰,带着刻骨的恨意。

“我司马氏,本是河内望族,累世公卿,门楣显赫!”

“皆因那李翊老贼,构陷倾轧,使我满门抄斩,血流成河!”

“此乃灭门之恨!!”

“而我司马昭,本应为魏国重臣,前程似锦。”

“亦因李翊灭我故国,使我沦为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此乃亡国之仇!!”

“此仇此恨,不共戴天!”

“若不能报,我司马昭枉自为人,死后亦无颜见司马氏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

胡遵看着司马昭眼中那骇人的光芒,心中暗叹。

知道仇恨的种子已在此子心中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毒树。

他只能劝慰道:

“公子……您还年轻,来日方长。”

“未必……未必没有机会……”

司马昭惨然一笑,笑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凄凉:

“胡遵,不必虚言安慰于我。”

“我岂不知?那李翊,如今权倾朝野,如日中天。”

“便如同那天上的烈日,光芒万丈!”

“而我司马昭,不过是苟活于地的萤火之光,微弱如尘。”

“萤火之于烈日,何堪比拟?何谈复仇?”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平静:

“去,给我寻些木炭来,要烧得最旺。”

“然后熄了明火,取那通红炽热的核心部分与我。”

胡遵一愣,不明所以:

“公子要炭火何用?若要取暖,我等可生篝火……”

“莫要多问,速去准备!”

司马昭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胡遵虽满心疑惑,但还是依言找来了一块烧得通红的木炭。

用树枝夹着,心翼翼地递到司马昭面前。

在众人惊骇欲绝的目光注视下,司马昭竟猛地张开嘴。

一把抓过那仍在冒着青烟、灼热无比的木炭,毫不犹豫地塞入了口中!

“嗤——”

一阵令人牙酸的灼烧声响起,伴随着皮肉焦糊的可怕气味。

司马昭发出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如同野兽般的痛苦呜咽。

整张脸瞬间扭曲变形,眼球暴突,身体剧烈地抽搐起来。

随即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向后倒去,昏死过去。

“公子!”

“公子!!”

胡遵等人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扑上前。

七手八脚地进行抢救,撬开他的嘴,倒入清水,拍打他的脸颊。

良久,司马昭才悠悠转醒。

但一张口,却只能发出“嗬……嗬……”的、如同破风箱般的嘶哑气音。

再也不出一个清晰的字来!

他的嗓子,已被那炽热的炭火彻底毁掉!

胡遵泪流满面,捶胸顿足:

“公子!您这是何苦啊!”

“纵然报仇无望,也不该如此轻生啊!”

司马昭却挣扎着坐起,虽然面容因痛苦而扭曲。

喉咙如同刀割火燎,但他那双眼睛,却在夜色中亮得吓人。他

咧开嘴,似乎想笑。

却只能发出更加难听嘶哑的“嗬嗬”声,显得无比诡异。

他用力摆手,示意自己并非求死。

他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地上艰难地划写道:

“非为轻生,乃为求生,为复仇。”

胡遵看着地上的字,又看看司马昭那决绝的眼神。

猛然间明白了过来,他失声惊道:

“公子!您……您是要……”

“毁容吞碳,改换音容,以避追捕?!”

司马昭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是毫不动摇的疯狂与坚定。

他再次用树枝写道:

“汉室重仪容,毁之,则断仕途。”

“然,眼下无逾活下去更重要者。”

“此仇,必报!速行之!”

胡遵看着地上那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的字迹。

又看看司马昭那已被炭火灼伤、起泡的嘴唇和下巴。

知道他已经做出了无法挽回的决定。

他深知,在极其重视容貌仪表、甚至将之与德行才能挂钩的汉朝。

一旦毁容,就等于自绝于仕途。

绝于正常的社交圈。

将永远活在阴影之下。

这是何等惨烈的决心!!

“公子……您……可想清楚了?”

“一旦……便再无悔路!”

胡遵声音颤抖,做着最后的确认。

司马昭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随即猛地睁开,用尽全身力气,重重地点头。

然后将怀中一把贴身携带的、用于防身的短匕,塞到了胡遵手中,指了指自己的脸。

胡遵接过匕首,手抖得厉害。

他看着司马昭那年轻却已饱经风霜、此刻写满决绝的脸庞。

想起司马氏往日的恩情,想起如今的血海深仇。

终于把心一横,对周围同样面露不忍的家仆们吼道:“按住公子!”

几名强健的家仆含泪上前,死死按住了司马昭的四肢。

胡遵举起匕首,看着那锋利的刃口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

又看了看司马昭那平静闭上、却微微颤抖的眼睑。

终于一咬牙,狠心划了下去……

凄厉的、非人的惨嚎被毁坏的喉咙压抑成断续的呜咽。

在寂静的河岸边回荡,令人毛骨悚然。

鲜血,顺着司马昭的脸颊汩汩流下。

染红了他破旧的衣襟,也染红了他身下的土地。

不知过了多久,用刑结束。

胡遵等人如同虚脱般松开了手。

看着地上那个满脸纵横交错、皮肉翻卷、鲜血淋漓,已然面目全非。

只能凭借身形辨认出的“人”,无不泪流满面。

心中充满了悲怆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

司马昭剧烈地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腥味和剧烈的疼痛。

他颤抖着抬起手,摸索着自己那已经彻底毁掉、如同鬼怪般的脸庞。

指尖传来的凹凸不平和湿滑粘稠的触感。

这让他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悲凉。

但随即,便被更加强烈的恨意所取代。

他挣扎着,用那嘶哑得几乎无法分辨的气音。

对着洛阳的方向,对着那遥不可及却又无处不在的仇人。

发出了他生命中最恶毒、最坚定的诅咒:

“李……翊……老……贼……嗬……嗬……汝……且……等……着……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