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帝国西境(2/2)
张部本就被鸳鸯阵阻击了大半日,早已精疲力尽,现在又遇八百火枪队侧击,顿时支撑不住,“伤亡”大半,这场演武也随之决出胜负。
“玉帅,吾不敌也!”,张平威垂头丧气的进了娄山关节堂。
“张将军这次坚持了七天,已是长进了不少。”,李玉承抚摸着颌下胡须笑道。
黔军诸将纷纷拜服。
“玉帅用兵,出神入化,我等岂是对手?”
“老张不错了,俺上次主攻时,连一天都没坚持下来。”
“要让俺老黑说,咱家伯爷无论是资历还是才华,完全碾压南京那帮毛头小子,也就是楚王让咱们守着这儿,否则哪有那群小子的事儿……”
黔军统帅、贵州总兵、武毅伯李玉承,闻言不过一笑。
在孙家军体系内,他本是位居楚王之下的二号人物,但在孙稷侠的有意雪藏下,李玉承反倒名声不显于其他四大金刚,甚至于官职爵位都被压了一头。黔军内部有许多将士对此愤愤不平,反倒是李玉承安之若兮,只是不知何时起,“玉面飞龙”也蓄起了长须。
当年出乡关时,父亲的谆谆教导犹回荡在耳边,他李玉承要做的是岳飞那般的大事,而不是觅封侯!他蓄此胡须,便是明志!
这两年,李玉承在赤水大营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演兵经武,第二件事是刺探渗透。
如今,李玉承已经在赤水练就了五万精兵,各军各营装备的都是从潭州生产的火器刀枪甲胄等军械,并且日夜操练,只待西境风起时。
参军张览上前禀报道:“玉帅,河对岸的吴军探马撤走了。”
黔军在赤水练兵,并且隔三差五就举行演武,刚开始还让对岸的吴军一日三惊,严阵以待。但时间久了后,吴军也就见怪不怪了。
忽有一骑绝尘。
“报,玉帅,吴军异动。”
李玉承接过“夜不收”手中密封的塘报,这份塘报是混入川中的黔军细作传递而来,上面记载了近期几支吴军兵马的调度情况,李玉承匆匆一阅后,便将塘报又递给了身侧的张览。
张览顿时皱起了眉头,“吴三桂调兵封关了?成都恐有大事发生!”
李玉承一振衣袖,“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