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脑机接口发布(上)(2/2)
胖子也是一个大心脏选手,压低声音和乔瑞达攀谈两句之后,很快就熟络起来。一边查看监视器,一边闲聊起来,“要说今年瑞达科技发布的几款新产品,性能提升有,功能完善也有。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新产品,似乎缺少了一些创新,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不像前几年推出瑞达笔记本电脑、星耀折叠屏手机、3D全息投影仪的时候,带给人的震撼那么大。”
乔瑞达认同的点点头,说道:“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这些电子设备,已经出现了很多年,经过无数研发人员,不停的更新迭代之下,已经趋于完美。想要在这些老产品上,推陈出新,加入新技术,做出新特色,还要符合用户的审美和使用习惯,谈何容易。反而像是现在这种在上一代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小修小改,更新一下芯片制程,增加一些内存和闪存,会成为常态,也是最稳妥的选择。至于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也是有的,马上发布的就是,你注意看。”
“哦,看来网友们猜对了,最好的产品一定会放到最后压轴发布。让我看看到底是一款什么产品,捂得这么严实,发布会前一点风声也没有透露出来。”
就在这个时候,前方讲台上的赵鸿才按下手上飞鼠的左键,演示PPT切换到下一张,三个硕大的全息投影呈现在大家面前,分别是一副头戴式耳机,一副平光眼镜,和一个类似摩托车头盔的设备。一个令人震撼的标题,出现在了三张全息图像上方,格外醒目,那就是“脑机接口”四个大字。
“我想脑机接口这个名字,大家或多或少的听说过。它指的是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这一概念其实早已有之,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有阶段性成果出现。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其作用机制是绕过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它通过捕捉大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控制。
一听到“脑机接口”(BMI),也许会让人以为身处科幻电影中,认为这是一种能够升级人类能力的技术。例如,将人的大脑与计算机连接,通过思想随心所欲地操纵机器;或者借助计算机将人与人的大脑相连,使之无需语言就能彼此沟通交流;等等。实际上,脑机接口研究的最初目的是有效地恢复患者因疾病或外伤丧失的运动功能和交流能力,它是一项应用于医疗、康复、护理等领域的技术。最广泛的应用是人工耳蜗,截止到2006年世界上已有大约十万人植入,帮助众多聋哑人,恢复了听力。类似的产品还有人工视网膜,智能假肢等等,或多或少的应用了部分脑机接口技术。
根据我了解到的消息,目前全球有几十家大大小小的研究所和科技公司,在进行脑机接口方面的研究,其中就包括马斯克创建的Neuralk,和我们集团旗下的瑞达研究院。这是一场残酷的科研竞赛,大家投入海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在脑机接口这一单一领域,拼的是科研人员的灵光一现,争的是气运。最先取得突破,研发出量产型脑机接口设备的公司或者研究院,将成为最终赢家,占领全部市场,不但能够赚回研发成本,还能持续为公司带来利润。而输家,将一举输掉所有,先前的所有投入都打了水漂,公司就此破产倒闭也不是新鲜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