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调查进行中(2/2)
“嘶,早就听说你们瑞达集团的乔瑞达乔总,研发了一款钠离子电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锂离子电池,使用在新能源汽车上。只是一直没有看到实物,今天总算是开眼了。”
“这个钠离子电池的采购价格为何会如此之低,甚至比铅酸电池还要更便宜?”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知道一些,据说钠电池使用价格非常便宜的钠盐做为原材料,替换价格高昂的锂盐,用来生产电池,大幅压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初代钠电池,受限于技术,能量密度很低,放电电压拉的很长,性能极度糟糕,连实验室都没走出去。直到乔总出手,更新了钠电池的生产技术,加入了石墨烯物质,大幅提升了钠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钠电池这才走出实验室,进入到量产阶段。”
“去年的时候,看到钠离子电池相关报道,我们公司也想采购一批钠电池回来做测试,只是一直也没有在市场上采购到。最后没办法,只能花钱购买了一辆你们瑞达公司生产的汽车,进行拆解,这才获得了钠电池样品。从当时的测试结果来看,钠电池的能量密度大概和磷酸铁锂电池相当,充放电性能也不慎理想,只能用在入门级汽车上。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钠电池已经进化到这种程度了吗?”
钟瑞祥点点头,说道:“嗯,对我们来说一年时间已经很长了,在这一年内,我们的研发人员,已经对钠离子石墨烯电池,进行了多次更新优化,量产产品,也更新迭代了两次。现在你们看到的这款钠电池,已经是第三代产品了。从产品性能上来说,和一代钠电池,已经不是一个物种了。”
“我们瑞达集团,掌握了钠电池的大量核心专利,在沿海地区,建造了多家电池工厂,甚至我们生产钠电池使用的原材料石墨烯和氯化钠,也是我们的下属公司生产的。可以说我们瑞达集团已经掌握了钠电池生产的上下游,几乎所有环节。如此才能把钠电池的内部采购价格,压到如此之低。”
“那你们的钠电池对外出售吗,我们上汽也打算入场研发新能源汽车了,如果你们生产的钠电池售价合适,我可以做主采购一批,做为新车研发之用。”一位来自上汽的老人,开口询问道。
“当然对外出售,生产钠电池的主要原材料是氯化钠和石墨,在地球上几乎无穷无尽,生产设备也不难搞,产能爬升没有任何的难度。不过钠电池对外售价要贵一些,肯定没有我们内部采购价来的便宜。如果你们上汽能够接受,咱们加个微信好友,等调查结束之后,再细聊钠电池采购问题。”钟瑞祥主要就是负责汽车销售这一块儿的,卖汽车也是卖,卖钠电池也是卖,只要能够为为公司带来利润,他不介意做一回钠电池的推销员。
“钟总,咱们也加个好友吧,如此物美价廉的钠电池,我们理想汽车也大量需要。”
“是呀是呀,钟总可不能厚此薄彼,大家都把好友加起来。以后瑞达集团研发出来好东西,可不要忘了我们长安汽车。”
钟瑞祥拿出手机,一口气加了十几位车企老总或者高管的好友,整个人笑眯眯的,眼睛都要笑没了。他仿佛看到了大量钠电池订单,雪花一般的飞过来,他本人也绩效拉满,奖金提成拿到手软。
从电池包组装车间离开之后,一行人又参观了无刷电机生产车间,电控、车机生产车间、底盘生产车间,冲压车间、新车研发实验室,试车场等地方。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加工方式,层出不穷。一开始的时候,调查组众人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新东西,还要惊讶一下子,后来,看到的新东西太多太多,整个人已经震惊到麻木了。
至于一直嘴硬的麻浩辰,在不断地打击之下,脸色越来越黑,走到最后的时候,已经黑成了锅底。一向不饶人的嘴巴,也乖乖的闭了起来。一路参观下来,大家都看出来了,瑞达汽车公司,已经掌握了大量汽车核心技术,申请了大批的专利,在电动汽车三大件、智能驾驶系统、行车安全系统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至少在电动汽车生产领域,构成了技术壁垒。在成本控制上,更是遥遥领先于国内外一众车企。
至于某国营车企举报的所谓恶意降价,以本伤人,扰乱市场秩序什么的,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此次调查的最后一站,安排在了会计部门。当调查组众人,从女文员手上,接过瑞达汽车几款热销车型的生产成本核算单,彼此交换传阅一番之后,几乎每一个小组成员都破了大防,惊呼之声就从没断过。
“瑞达入门款轿车的生产成本还不到六万块,这是如何做到的,太不可思议了!”
“瑞达SUV的生产成本同样不高,只有六万出头,难怪瑞达4S店敢把售价压到九万以下,经销商还乐呵呵的配合,原来他们拿到的利润一点也不低。”
“幸亏瑞达汽车仗义,没有真的恶意降价,以本伤人,否则咱们这些车企,都要死。”
“不行了,差距太大了,再不做点什么,咱们就要被淘汰了。回去我就号召员工们向瑞达汽车学习,调整生产线,提高自动化程度,降本增效,研发新技术新车型,努力跟上瑞达汽车的脚步。”(本章完)